青年發展機構啟勵扶青會最新一項青年精神健康狀況調查發現,超過一半受訪年青人自覺在新冠疫情持續的過去一年感到有精神壓力,六成受訪年青人在面對精神健康問題時不會向別人求助。有鑑於此,啟勵扶青會推出以年青人主導的精神健康支援及轉介服務「呼蜂喚語」,為年青人在尋求解憂的旅程上給予陪伴和支持。
啟勵扶青會曾於2020年3月進行有關「在家學習」的小型意見調查,訪問152名年青人,結果顯示六成多受訪者擔心疫情影響其將來,五成半無法與朋友和老師見面而感到焦慮,46% 表示在家學習使他們感到孤獨,27%受訪青年表示,自己或朋輩很大機會在停課期間服食毒品及酒精。
擔憂學業與未來的不確定
為跟進年青人在疫情期間的精神健康狀況,啟勵去年9月底至10月底再進行問卷調查,訪問本港1,352名14至 24歲的青年。調查結果摘要如下:
●51% 人表示受訪時感到有精神壓力;34% 表示過去一年經常/大部分時間憂慮和難以集中注意力。
●回答感到有壓力的受訪者(690人) 以往一年經常或大部分時間感覺「自己不在最佳狀態」(53%),「沒有具體原因而感到疲憊」(47%),「焦慮或擔憂」(46%),「注專力差」(45%)以及「對自己感到生氣或失望」(38%)。
●有尋求幫助者表示最先會找朋友(62%)及家長 (40%);不足兩成人會向社工、精神科醫生、輔導員或心理學家等專業人士求助。
●受訪學生表示令其精神健康變差的主要因素為: 學業壓力(52%)、缺乏時間 (40%) 和升學及未來發展/失業(38%)。
●受訪的就職青年則表示令其精神健康變差的主要是:工作壓力(39%)、缺乏時間 (35%),以及社會問題(32%)。
●最多人選擇的減壓方法是聽音樂(67%)、與朋友外出(40%)和看電視(40%) ; 男生多選擇以玩電子遊戲和做運動減壓; 女性則多選擇進食和看電視。
啟勵扶青會執行總監蕭加欣表示,調查結果反映年青人和他們需要的精神健康支援服務兩者之間未能對接。「年青人的精神健康問題不容忽視,因為沒有處理的壓力和負面情緒可能會觸發消極的反應,例如自殘、濫藥和酗酒等,形成長遠的問題。」
啟勵扶青會認為社會對情緒病的標籤和污名化,是窒礙年青人找幫忙的一大障礙。啟勵敦請社會各界、特別是家長和教師多關注年青人的精神健康,理解朋輩支援的重要性; 並建議學校將情感及社交技巧納入中學的正規課程,協助年青人管理壓力,以及增強抗逆力。
由青年主導的「呼蜂喚語」服務正式啟動
啟勵扶青會二月一日正式推出「呼蜂喚語」精神健康支援及轉介服務,發揮橋樑作用。項目經理吳芷旻介紹「呼蜂喚語」的主軸是熱線服務,受過專業訓練的年青職員聆聽求助者的需要,以不批判不說教的態度和同理心回應,協助求助者找適切的對策,同時啟導他們對支援服務建立正面的觀感。當求助人準備妥當之時為他們配對合適的專業輔導服務跟進。計劃迄今有40間夥伴服務機構接受「呼蜂喚語」的轉介個案。
「呼蜂喚語」去年三月與數間中學合作試行先導計劃,並招募了30位中學生成為「青年大使」,協助在校園推廣服務,以及就計劃提供緊貼青年想法的意見。
「呼蜂喚語」青年精神健康支援及轉介服務
電話/whatsapp熱線 : 5647 6688 (提供英語及廣東話服務 )
精神健康互動工作坊 : kely.org/cnt/resour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