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tomize Consent Preferences

We use cookies to help you navigate efficiently and perform certain functions. You will find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all cookies under each consent category below.

The cookies that are categorized as "Necessary" are stored on your browser as they are essential for enabling the basic functionalities of the site. ... 

Always Active

Necessary cookies are required to enable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is site, such as providing secure log-in or adjusting your consent preferences.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data.

No cookies to display.

Functional cookies help perform certain functionalities like sharing the content of the website on social media platforms, collecting feedback, and other third-party features.

No cookies to display.

Analytical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how visitors interact with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help provide information on metrics such as the number of visitors, bounce rate, traffic source, etc.

No cookies to display.

Performance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 key performance indexes of the website which helps in delivering a better user experience for the visitors.

No cookies to display.

Advertisement cookies are used to provide visitors with customized advertisements based on the pages you visited previously and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d campaigns.

No cookies to display.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生命啟廸】自從二哥離去以後…… ──影評人黃愛玲作為自殺者家屬的心底話

文:活一番
圖:Richard Lee

mo_boat

黃愛玲的影評文章,讀起來更像散文甚至小說,寥寥幾筆,已賦予人物豐沛的血肉和氣息,字裏行間,透現著不加批判的慈悲與關懷。

四十年前,愛玲的二哥自殺了。悲劇對於一家人來說,有何影響?藉著分享這段往事,愛玲希望給正在成長的年輕人,還有他們身旁的成年人,一點溫煦的祝福。

《幻之光》劇照(網上圖片)
《幻之光》劇照(網上圖片)

日本電影導演是枝裕和蜚聲國際,以描寫人情細膩深刻見稱。他的首部劇情長片《幻之光》大獲好評,講述年輕父親郁夫(淺野忠信飾)一天騎單車外出,被發現陳屍在火車路軌旁,及後判定屬於自殺。遺孀由美子(江角真紀子飾)內心一下子被掏空了,對於丈夫的死,不明所以,經歷了多番折騰……

三兄妹感情深厚

黃愛玲的故事是這樣的。

背景是小康之家。中一那年的暑假,比愛玲年長一歲的二哥從家中墮樓。當年,愛玲有兩位哥哥,大哥性情敦厚,活像個菩薩;二哥則唸不成書,躁動反叛,喜歡故意做一些父母不喜歡的事,就像家庭裏面常見的異類(black sheep)。他們仨感情要好,愛玲更揚言聰慧的二哥是絕好的吵嘴對手。「我們凡事都要求公平,一個橙,要平均切成三份!試想想,把一個橙切成三等份,不容易喔!」愛玲憶述兄妹之間的溫馨畫面。

沒想到,平日與兄妹玩作一團的二哥,內心原來早已積壓了很多不快……

出事那天,愛玲回憶說,母親懷疑二哥從家人經營的店子裏偷了錢。母親追著兒子到了家門,二哥情急之下,也許出於惶恐或罪疚,往窗外跳了下去。聽起來,二哥自殺大抵只是一時衝動,「不過,若不是平日累積下來的鬱結,剎那的刺激相信不會釀成這個結局。」愛玲說。

mo_animal

暗地裏埋怨媽媽

多年來,愛玲暗地裏也有怪責母親,怨她偏袒大哥,冷待二哥。細想之下,愛玲相信這與婆媳磨擦有關──大哥在上海出世,由外祖母帶大;二哥則在浙江出世,由祖母帶大。大概因為日常生活的種種,愛玲母親不期然把婆媳之間的嫌隙帶到孩子身上。

悲劇發生後,一家人是這樣過的:二哥的一切痕跡從此在家中消失了,一幀照片也沒有留下,只是愛玲悄悄的藏起了幾張。誰也沒有再提起過二哥。遵照中國人的傳統,愛玲父母沒有出席親兒的喪禮。他葬在哪裏呢?愛玲也不知道。

感情要好的親兄長突然離世,家人又諱莫如深,那種失落和壓迫感實在難以想像。恰巧在同年暑假,愛玲學校裏最好的朋友的哥哥同樣自殺離世,除了這位同路人之外,愛玲再沒有向其他人提過這件事,她選擇沉浸在文學和電影的世界裏,排遣胸中的鬱悶。其後,她決定離港到法國唸電影,也跟二哥的事有若干關連。

mo_needles

悲劇過後的母親

那麼,首當其衝、緘默其口的愛玲母親,這些年來怎麼樣呢?在愛玲口中聰明能幹、性情剛烈的母親,內心無法釋懷,情緒一直很不好,喜怒無常並動輒歇斯底里,與一家人關係緊張。

可以想像,母親內心的愧疚,當中大概還夾雜著憤怒以至屈辱。「心裏曾經怪責母親偏心,但人長大了,明白到凡事不一定黑白分別。她偏心大哥的背後也有種種原因,這麼想,心裏的怨恨便慢慢消失了。」最令愛玲安慰的,是久病的母親得以善終。母親彌留時對愛玲說:「回想起來,也覺得自己很有福氣,有你們在我身邊……」一家人侍候在側,母親就像睡著了似的,沒有慣常的惶恐焦慮,安詳而逝。

原來,故事裏面還有另一個人物:二哥身故後一年多,母親懷孕,生下了孻子,比愛玲年輕十多歲。當時,母親年紀已不小,相信那是為了心靈上的一點補償。直至大約三年前,當臨床心理學家的愛玲弟弟,方才得知自己曾有過一位二哥。

當時,愛玲寫了一封電郵,告訴弟弟關於二哥的事。「這些年來不說不提,是因為想保護大家,把不快事全都自己吞下去。但我跟弟弟說,一個健康的家庭,無論好或不好的事情都應該分享。」一直不知情的弟弟得悉這段往事,很是感恩。

電影《幻之光》結局(由美子在海邊與第二任丈夫民雄對話):

由美子哭著說:「我真不明白,為甚麼他(前夫)要自殺?為甚麼要走到火車軌上?」

民雄說:「是海把他召喚去了。我老爸說過,有一次他獨自出海,看到海面上閃閃發亮的波光,美極了。這樣的經驗,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有過吧。」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不要怕 你不孤單

一位中學老師的一番話,把愛玲從自責與罪疚感之中釋放出來。「有沒有試過坐天星小輪,有衝動想跳進海裏,看看另一個世界是怎樣的?」

對於成長的惶惑,愛玲希望年輕人不要怕,這些都是大家共同的經驗;別以為只得自己一個,身邊很多的人,包括父母,他們也經歷過的。「請別說自殺者懦弱,自殺需要很大的勇氣。在青春期我們特別敏感,成長是困難的,需要獨自承受很多,其間感到孤獨、恐懼、困惑,甚至會有奇怪的念頭在腦裏閃過。不要怕,這些都是正常的,試試自己給力量自己。」

you-are-not-alone

雖說如此,愛玲不敢輕易對青年人拋出甚麼寄語,強調每個人的處境都不同,對於生命的感受只有自己才明白,旁人終究只是旁人。「唯一可以說的是,每個人都經歷過成長的階段,都應該會記得當時的一些感覺。現在,間中把那些感覺再拿出來細味一下,這樣會再明白多一點。很多時候,當下的問題和噪音會埋藏了我們的記憶。有些人可能認為自己是強者,從來都沒有問題,但我不是,我成長時也經常感到困惑、孤單。別忘記這些感覺,這樣,我們與現在的年輕人相處,距離就沒有那麼遠了。」

分享這篇文章

相關文章

【生活智庫】全球首份AI生成報紙誕生 利弊有待驗證

今年3月18日,意大利報章《頁報》(Il Foglio)新增了四頁特刊,刊載約二十篇報道和三篇社論,涵蓋當日大事、文化、辯論觀點及外交政經議題。然而所有文章均沒有署名,但註明:「本文內容由以人工智能(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