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自己成為自己的家,讓學校成為學生、老師的家,讓我們的家成為真正的家──心靈教育導師張仕娟談「學與教的終極關懷」
編按:在事事講求經濟效益的香港,不少人早已意識到心靈的貧乏。當「贏在起跑線」變成了主流價值,本文作者張仕娟老師強調教育工作者須讓學生相信自己「好」,而其中一個要領是「學習欣賞和稱讚」。
編按:在事事講求經濟效益的香港,不少人早已意識到心靈的貧乏。當「贏在起跑線」變成了主流價值,本文作者張仕娟老師強調教育工作者須讓學生相信自己「好」,而其中一個要領是「學習欣賞和稱讚」。
千百萬年來,人類不斷追求快樂,逃避痛苦。今天正是個慶祝快樂的特別日子!自2013年,聯合國將3月20日定為國際快樂日,還於2015年宣佈17個持續發展目標,希望「消除貧窮」、「減少不平等」和「保護地球」,令全球人類更幸福、更快樂。今年,聯合國還找來「十分勁」的藍精靈擔任宣傳大使,宣揚快樂。何不趁 2017年的國際快樂日,實踐幾個簡單行動,啟動快樂鑰匙?
早前我和幾位同事為來自港鐵公司員工主持了一次「黑暗中」進行的管理人員培訓。隨着黑房活動結束,他們高高興興地回去,沒想到往後還有更精采的故事….
周日下午,陽光燦爛,滲著一點點微風。大草坪上,一群活力充沛且鬥志旺盛的運動員,興奮地用刀片義肢在草地上彈跳著。有幾位只輕輕一彈,一下子跳上典禮台上領取證書!他們都是刀片義肢工作坊的參加者,跟隨倫敦殘奧100米(T42)金牌得主和世界紀錄保持者,來自德國的波波夫(Heinrich Popow)學習使用刀片腳。
2017年3月3日下午,近百名二年級醫科生聚集在戶外空地上課。這一課不僅是解剖學,也是思索生死的人文課。3月3日為港大遺體捐贈日,取其三三不盡之意,宣揚「大體老師」跨越生命界限,延續知識傳播的大學精神。香港大學醫學院副教授陳立基醫生特意選取當日,將解剖課移師到黃克競樓平台進行,令公眾及其他港大學生能共同參與這寶貴的一課。
特朗普上周當選美國總統,震撼全球,許多美國人更視為噩夢的開始,設法避走。在特朗普當選後數小時內,有專辦加拿大移民的律師收到6,000宗查詢,加拿大移民局網站一度因太多人查詢而癱瘓。 加拿大不單是美國人「跳船」的首選,根據英國智庫列格坦研究所 (Legatum Institute)公佈的2015年全球繁榮指數,加拿大更是全球最寬容的國家,超過九成的受訪者認為加拿大是對移民最友善的國家。
「助人為快樂之本」丶「施比受更為有福」等諺語已是老生常談,但為甚麼助人是快樂的呢?兩者的關係難以一時間說個明白。
可有想過你的喜怒哀樂是不由自主的?困苦難堪的感受,竟是來自社會環境、歷史文化與權力架構所建構出來的論述?
冬瓜,取其諧音「Don’t瓜」,意即「不要死!」。這十年來,「生命熱線」為情緒受困乃至意圖自殺的長者,在炎炎夏日送上消暑解渴的冬瓜水;最近幾年更禮請老友記出席冬瓜宴,一同品嚐以冬瓜為素材的美食,並宣揚珍惜生命的信息。
編按:考試壓力、長輩期望、社會價值……活在香港不容易,相信不少年輕人早已感同身受。自言「好捱得」的關俊棠神父,推想「迷惘」是現時年輕人心裏最大的苦。積極在中學推動「心靈教育」的關神父,處處彰顯大愛;以往,神父也經歷了一段自我懷疑的迷惘日子。他怎樣面對人生的「迷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