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新聞脈搏】悲「象人亅之一生,寫成不朽劇作:他給最不幸的人留下愛與盼希望,離開人間⋯⋯

比較資深的影迷,大概會記得上世紀八十年代由名導演大衛‧連治(David Lynch)執導的電影《象人》(The Elephant Man),講述一個面容和身體嚴重畸形的人Joseph Merrick的悲慘故事。不過,早在拍成電影之前,這個人物已出現在舞台上。美國劇作家兼詩人菩默蘭(Bernard Pomerance)於1977年編寫了舞台劇《象人》(電影並非改編自這劇本),而他今年八月二十六日不幸於美國新墨西哥州的家中因癌症逝世,享年七十六歲。

閱讀更多

【生活智慧】國際快樂日

千百萬年來,人類不斷追求快樂,逃避痛苦。今天正是個慶祝快樂的特別日子!自2013年,聯合國將3月20日定為國際快樂日,還於2015年宣佈17個持續發展目標,希望「消除貧窮」、「減少不平等」和「保護地球」,令全球人類更幸福、更快樂。今年,聯合國還找來「十分勁」的藍精靈擔任宣傳大使,宣揚快樂。何不趁 2017年的國際快樂日,實踐幾個簡單行動,啟動快樂鑰匙?

閱讀更多

【生命啟廸】讓「它」成為他們身體的一部份──為身障者創作與眾不同的義肢…

「義」有多重解釋,既解作「正道」,亦可解作「假的」,如何為「假」的肢賦上「正道」,正好反映社會如何看待截肢人士的權利。英國爸爸班(Ben Ryan)因不滿現在的嬰兒義肢技術仍然停留在70年代,不單外貌醜陋,而且無法配合孩子的成長需要,所以自行使用遊戲機配件和3D打印機,為截肢兒子製造更易配戴的義肢。我們還要介紹英國義肢設計師蘇菲(Sophie de Oliveira Barata)和她的希望——義肢不僅讓因為意外事故而失去身體軀幹的人恢復外型,更燃起人生的夢想。

閱讀更多

【生命啟廸】將解剖課移師戶外進行! 大體老師和家人這樣給港大醫科生授課…

2017年3月3日下午,近百名二年級醫科生聚集在戶外空地上課。這一課不僅是解剖學,也是思索生死的人文課。3月3日為港大遺體捐贈日,取其三三不盡之意,宣揚「大體老師」跨越生命界限,延續知識傳播的大學精神。香港大學醫學院副教授陳立基醫生特意選取當日,將解剖課移師到黃克競樓平台進行,令公眾及其他港大學生能共同參與這寶貴的一課。

閱讀更多

【共融社會】誰是英雄?真心就能感動人心! 更生人士站上舞台,重演自己故事,助己助人。

表面看來,香港社會對更生人士的歧視減低了,我們少了聽到「監躉」之類的侮辱字眼,多了聽到僱主願意僱用更生人士。然而,也許部份人心底裡還是對他們有一套既定的想法,以為是社會「給了」他們改過自新的機會。筆者也一樣,直至認識了「甦星劇團」音樂劇《英雄本色》的幾位演員:細強、阿生、KK,才恍然明白他們掏心地回饋社會,不斷揭開慘不忍睹的瘡疤,就是希望自己的過錯和改過經歷能警剔和幫助別人。

閱讀更多

【生活智慧】點止餵奶咁簡單…回應孩子「愛的邀請」,「現在」就為他們建立自信人生!

日前,香港一名的士司機拍下後座女乘客在車廂內餵哺母乳的相片,並上載到社交網站。筆者也真替這無知的司機難過,在這司機陝隘的眼光中,媽媽餵哺寶寶這天下間最溫馨畫面卻成為了「咁都得?」,結果不單惹起市民大眾強烈反感,還令自己陷入被捕和被起訴的危機中。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