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月,青年人輕生的悲劇接連發生,大家都很痛心。經常與學生打成一片的吳博士,剛處理了一位同學企圖自殺的個案,他的「成功要訣」在哪裏?
我是傳媒工作者:不應只敲喪鐘 更需敲響防止自殺的警鐘
香港大學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最近就自殺新聞報道及網上信息發佈編輯了一本建議手冊(中英文版可在此下載:http://csrp.hku.hk/media),鼓勵並協助傳統媒體及網路媒體作出負責任的報道。
你能想像這樣一份工作嗎? 每天勞動超過十三小時, 不單晚上睡覺時(若可以睡)要起床七、八次,三餐(若有吃飯時間)隨時被中斷,還要二十四小時候命……
這正是守護長期病患家人的照顧者的日常生活寫照。照顧責任往往對他們身心造成極大壓力。把照顧患病家人視為 「份內事」 的固有觀念, 也會令照顧者不敢隨便埋怨, 有時更讓他們感到孤立無援。不少照顧者坦言「累到很想死!」,不單累出焦慮和抑鬱,有些家庭照顧者甚至想過與病者一起結束生命,離開痛苦的現實世界。
我們對星期五總有一個期盼,因為這標誌周末的開始。心理學研究也發現,人們經過了藍色星期一、高效星期二,又捱過了最容易出亂子的星期三和星期四後,星期五可謂是黎明前的黑暗:人們雖然很疲勞,但是會打起精神來解決問題,以迎接快樂的周末,因為這番心情,不少人在這一天也高呼TGIF(感激上天,今天是星期五了!)來激勵自己一番。
2013年11月一個寒冷的下午,荷蘭最大的雜貨連鎖店之一Albert Heijn的店長羅拔圖與他的同事費加(Freke van Nimwegen)和世馬(Selma Seddik)談論為公司尋找創新的商業想法。三個人都希望看到垃圾堆中的食物減少。三人合組阿姆斯特丹市中心的一間短期餐廳Instock,供應完全由連鎖超市剩下的食品製成的餐點。他們成功了。
法國首都巴黎三年前(2015年)發生近半世紀最血腥恐襲,三名槍手昨日光天化日下闖入雜誌《查理周刊》(Charlie Hebdo)的辦公室大樓,用AK-47步槍和火箭彈大開殺戒,至少十二人遭屠殺,包括十名記者和兩名警察及二十人受傷。槍手其後在巴黎市內心臟地帶與警方激烈駁火。同年11月13日晚9點30分左右,巴黎至少6個地點遭遇連環恐怖襲擊,包括7起槍擊案、6次爆炸,1起人質劫持事件,造成至少129人死亡,352人受傷,其中99人傷勢嚴重。三年過去,市面一切回復正常,但人的心靈傷可以輕易回復嗎?有失去愛妻的人選擇了寬恕取代仇恨,亦有心理家專家撰書,鼓勵家長用愛拂走孩子的心裡的恐懼。
法國人表示:我們不會節省教育和托兒服務的開支!2017年,法國生育率高達1.88,不是發達國家中首位,更高於全球平均值1.85;其中60%法國嬰孩是未婚父母生的。法國與不少亞洲國家一樣,正對抗出生率下降的影響,然法國家庭政策的觀點和主張則與亞洲大不同。
居住在紐約的攝影師彼得‧戴偉濤(Peter DeVito)工作上拍攝很多不同的美人美景;他最欣賞的卻是最原始的皮膚,那管是充滿暗瘡印、色斑、胎印,甚至是慢性皮膚病白癜風(白蝕 症)的不完美皮膚。他 最近發佈了一系列相片,希望喚醒大家愛上最真實的自己。
阿曼達·沃斯沃思(Amanda Southworth)現在只是16歲,但她幾乎花了她人生一半的時間與自殺念頭鬥爭。她戰勝了厭食、焦慮和抑鬱。很多時候,當情緒惡魔淹沒她時,她試圖結束自己的生命。現在,阿曼達正走上復甦的道路,她想要帶著與她一樣面對情緒問題的人同行。她選擇了手機應用程式作最強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