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程》是由一班創作人開發,以自我探索為主題的桌遊體驗。每局由三位素未謀面的人一起參與,大家依照指示分享、聆聽和交談,回顧過去一年的生活,創作屬於自己的記憶地圖,在這「旅程」中認識自我。
《西城計:看不見的存在》是樂施會的戶外實境解謎遊戲,參加者須組成小隊深入西營盤社區,運用遊戲盒的道具及專用手機程式,了解當區貧窮實況後破解謎題。遊戲結合AR手機互動、議題認識、實境解謎、團隊合作!
「Gamification」就是用遊戲形式去引發個人在現實生活中改變行為。
一群社會創新者、非政府組織專家、創意從業員和遊戲開發者日前聚首《玩出改變2021》( Games for Change) 研討會暨展覽,分享他們怎麼樣應用遊戲於教育及倡導項目之中,引發社會改變。
《玩出改變2021》由Singing Cicadas、Press Start Hong Kong 和 Eaton HK合辦 ,首屆在三年前在香港舉行。來自主辦單位之一的製作人楊曉芙表示,期望實踐者的分享能夠引發更多人和機構探索如何將現實生活中的問題轉化為互動遊戲,藉以更有效地推動大家關注和作出改變,令世界變得更美好。
沉浸式體驗 令參加者投入議題
遊戲體驗設計師蕭衍緯(Vince)在體驗設計工作坊上,分享了他對遊戲體驗設計的見解和設計經驗。「遊戲(Game)就是入局者在同意遵從遊戲規則的前提下競逐成果,並在過程中自發地克服各種障礙。其實學校考試本身就是一種Gamification。成功的體驗遊戲,必須能夠帶領玩家由現實世界進入creative flow的狀態,完全沉浸和樂在其中。個人的價值判斷和經歷,以至社會規範和文化背景都會影響參加者的體驗,這些都是遊戲設體驗設計需要考慮的。」
他說一些遊戲可以發揮超乎想像的教育功能,例如大部分從事城市規劃的人都是透過玩《SIM CITY》這遊戲而掌握一些基本規劃要概念。Vince又曾經為非牟利機構親切設計一個以小學生為對象的角色扮演遊戲《Z-Force: Genesis》,小朋友要化身為超級英雄,出動處理核電廠的泄漏危機。結果在不同學校玩這遊戲的學生都百分百選擇拯救人質,而不去對付事故的始作俑者。Vince說小朋友們在分享環節都很熱烈地討論救人的考量,如果不是透過遊戲,相信很難要這年歲的孩子去思考和討論這些話題。
不過Vince提醒大家,不是所有推動個人行為改變的項目都需要或適合變成遊戲體驗。有別於可以買回家自用的產品,體驗一般牽涉有協作人員或導師帶領,可以是虛構的處境和通過活動後的反思加強學習效果
樂施會用遊戲推動世界公民教育
香港樂施會教育幹事易俊傑(Ivan)在研討會上表示,樂施會一直有用劇場和互動遊戲的形式去推廣世界公民教育,例如探討饑餓的《餓親之謎》、以災害風險管理為主題的《六災之謎》、還有鼓勵大家關注氣候變和農民貧窮情況的《氣候變化密室解謎工作坊》和《小農總動員》,因應疫情而創作的《 潔之選》等。疫情期間實施限聚令工作坊和戶外體驗活動無法舉行,Ivan於是作出對策,開發了可以在ZOOM參與的《瘟疫危機》解謎工作坊。
他直言把遊戲和社會議題拉在一起是一項大挑戰,因為香港人下班後就不喜歡動腦筋,而關心社會的人又多數不愛遊戲。他在2018年組織了一次「謎玩台灣團」,帶領24人到台北親身試玩實境遊戲和接受遊戲創作培訓,結果反應比預期熱烈。考察團成員回港後各自研發一個遊戲,在測試雛型後供公眾試玩。結果體驗荃灣區檔房居民生活的遊戲、了解西區貧窮狀況的實境解謎遊戲《西城計》等因而誕生。
國際十字路會 : 從處境體驗活動中 建立同理心
國際十字路會的David Begbie在會上分享時強調,「穿上別人的鞋走一公里,體會別人的經歷,才會理解需要解決的問題,繼而思考我要做甚麼,我們要做甚麼。」這亦是國際十字路會創辦「環球 X 體驗:踏進他人的處境」體驗活動的理念,讓參加者體驗貧窮人士、難民、愛滋病病人、盲人世界,感同身受,鼓勵大眾關注貧窮及體驗各種全球性的問題。
國際十字路會曾經邀請香港多間企業的CEO參與難民體驗活動,他們要交出電話、電腦和銀包,用獲分配的工具和緊絀的資源去為度宿一宵。David說喜見參加者都為這體驗而感動,有感而發去重新思考人生意義和目標,並且用行動作出改變,有人改變公司的供應鏈採購政策而惠及數以萬計的農民,有人捐錢為貧窮社群建學校,有人辭職轉為投身公益的工作。
國際十字路會的體驗活動甚至得到世界經濟論壇青睞,David曾應邀把蘇丹達爾富爾衝突的體驗活動帶到瑞士去,在處境中飾演武裝分子的工作人員在現實世界中真正當過童兵。
維珍航空的Richard Branson、Gucci的CEO、當時的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等都參與其中。
國際十字路會是由 Malcolm 和 Sally Begbie 夫婦於1995年在香港創辦的非牟利組織,透過收集各公司及組織贈送的物品,發送到香港和海外有需要的人士手中。國際十字路會亦提供網絡配對服務,為商業和非牟利機構在全球尋找擁有共同理念和目標的合作對象。
劇場引導參加者發聲和思考
戲劇的角色扮演也算是遊戲的一種。另一講者、具戲劇治療師專業資歷的社工余漢傑認為,劇場能夠引發觀眾思考社會現況。他引用巴西被壓迫者劇場(Theatre of the Oppressed) 奧古斯都 波瓦(Augusto Boal) 的話 :「也許劇場本身並不是革命性的,但它確實是革命的預演。」
余漢傑說在過去兩年,不少香港人因為種種社會事件而感覺受壓迫,由他創辦的言遇劇團舉辦了多次一人一故事劇場,為參加者提供表達的渠道。他亦曾為不同的群體設計應用劇場,例如讓大家分享有關狗的故事的劇場 ; 讓祖父母和孫仔孫女交流自己所屬年代的遊戲,過程中有很多動人的故事和互動交流。他認為雖然每次參與劇場的人數不多,但發聲的時刻對參加者的意義不容少覷。「藉故事分享及戲劇呈現人與人之間的關懷和聯繫,讓生命相遇,是一種美麗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