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是一個人一生中必不可少、也是極為重要的部分。 因此,它應該是回顧和反思的關鍵主題,此舉可以帶出一些個人生命過程中關鍵的活動和很有趣味的故事。
在每個人生命週期的早期階段,教育 — 無論是正規的、或是非正規的,都發揮著關鍵性的重要作用,並在塑造個人生命成長各個階段中,成為了不可缺少的因素。
從一個舞者的視野尋找香港藝術風物誌,在不同的角落、不同的時間,將會得到不同的記錄。街舞,大家想像會在何時何地遇上?
年過80歲的長者,一般較少運動,頂多在公園裡休閒散步。德國柏林卻有一位82歲的婆婆西格麗德‧艾希納(Sigrid Eichner)喜歡跑步,跑的還是長達42.15公里的馬拉松賽事,以至超級馬拉松賽。自40歲開始,艾希納已跑了超過2,300場馬拉松,相信比世上任何女跑手都要多。
張子言(Ernest) 未夠三十歲便創立了自家的畫廊兼創作室,辦過多次個人展覽,表面看來平步青雲。其實他的成長路挑戰多多—-愛攝影愛畫畫卻有色盲、「出櫃」而遭受排斥和欺凌,吸毒而迷失自我、陷入抑鬱,直至接觸到藝術治療,作畫讓他悟出人生意義,引領他確定路向,創造藝術人生。
編按:佛門網感謝潘湘湘女士的分享,並感謝梁錦萍女士撰文。特別感恩潘女士的無私。她在信裏這樣說:「今天我將這件傷痛的事情說出來,希望讓我們家裏的悲劇,成為別人家庭的祝福!」祝願大家都收到這份真摯的祝福。
【活一番專訪】棒球漫畫有人追看,棒球衫有人穿,棒球帽有人戴,可是身邊幾乎沒有一個會打棒球的人;棒球,可算是香港人既熟悉又陌生的運動,年前勵志電影《點五步》描繪的仍然是香港首支華人少棒隊沙燕隊,其實幾十年來,棒球的熱血和傳承在香港從未間斷,即使棒球運動似乎從未受到重視。
一雙姊妹自幼離異,在不同的家庭長大,各有生命的軌跡,最後同樣成為體操運動員,最後更奇蹟地重遇。
編按:面對挫折時,旁人一句「撐住呀!」,聽起來可以空洞兼離地。同一句話,出自影壇前輩邵音音的口中,卻是那麼的鏗鏘有力。近年,憑著八十後新晉導演創作的《野良犬》和《打擂台》,音音姐成為新一代「女神」。幾許風雨過後,學會了大而化之的音音姐,沒有抱怨或控訴。對於幫過她的人,時刻感恩;對於害過她的人,予以悲憫。
一盒設計精美的食材包,背後的總工程師,是一位不懂煮食的高大男生,故事從這位如假包換的專業建築工程師TH的英國工作經驗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