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中央邦(Madya Pradesh)一個小村莊揚瓦爾(Janwar),有一所稱為揚瓦爾堡(Janwar Castle)的建築物,打開藍色的鐵門,白色牆上寫著:「不上學,就不能踩滑板!(No School, no skate)」
今年1月18日晚間9時多,在法國巴黎共和國廣場(Place de la République)和巴黎大堂(Les Halles)之間的圖比戈街(Rue de Turbigo)上,一位長者因不適跌倒,臥地不起,在寒冬夜裡躺在街頭長達9個小時,無人理睬。直至翌日凌晨5時30分,才有兩位無家者發現及報警,但可惜長者不醒人事,不久離世,死因是「嚴重低溫症」(Severe hypothermia)。
一年前,土耳其攝影師穆罕默德∙亞斯蘭(Mehmet Aslan)拍下一對因戰爭而傷殘的敘利亞父子嬉笑的照片,讓我們感受到戰爭的殘酷,但又看到人在困境中保持樂觀、堅強地生活。結果這張名為《人生的艱辛》(Hardship of Life)的作品在意大利錫耶納國際攝影大賽(Siena International Photo Award,簡稱SIPA)中獲選為最佳照片。
青年發展機構啟勵扶青會最新一項青年精神健康狀況調查發現,超過一半受訪年青人自覺在新冠疫情持續的過去一年感到有精神壓力,六成受訪年青人在面對精神健康問題時不會向別人求助。有鑑於此,啟勵扶青會推出以年青人主導的精神健康支援及轉介服務「呼蜂喚語」,為年青人在尋求解憂的旅程上給予陪伴和支持。
一行禪師的學生、黑人正念導師凱拉(Kaira Jewel Lingo)和佛教徒瑪麗塞拉(Marisela Gomez)最近在美國發起「有色人種青年正義與治療獎學金」(BIPOC Youth Justice and Healing Fellowship)計劃。這個計劃將會為六名有色人種青年提供為期兩年的培訓,助他們以正念轉化種族歧視帶來的創傷,進而服務基層的同胞,以建設種族平等的社區。
編按:已移居外地的作者讀過「活一番」訪問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的文章,深受感動。她更主動支持我們,分享她在港期間擔任防止自殺熱線義工的經驗。
編按:在事事講求經濟效益的香港,不少人早已意識到心靈的貧乏。當「贏在起跑線」變成了主流價值,本文作者張仕娟老師強調教育工作者須讓學生相信自己「好」,而其中一個要領是「學習欣賞和稱讚」。
近月,青年人輕生的悲劇接連發生,大家都很痛心。經常與學生打成一片的吳博士,剛處理了一位同學企圖自殺的個案,他的「成功要訣」在哪裏?
近月青年人接連輕生,不少媒體趕緊追訪不同團體,求取各路「秘笈」──一些與別不同的洞見和解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