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抗疫,地球一家:牧師作曲家、填詞人、孩子舞蹈員一起帶來打氣歌舞,以《同您心》 共渡「疫」境
香港音樂人聯同居美港人填詞人,應舞蹈學院邀請創作打氣歌,舞蹈學院再編上舞蹈,希望以童聲童舞激勵港人在疫境中也不要忘記快樂!
香港音樂人聯同居美港人填詞人,應舞蹈學院邀請創作打氣歌,舞蹈學院再編上舞蹈,希望以童聲童舞激勵港人在疫境中也不要忘記快樂!
全身充滿藝術及表演細胞的廣告人劉兆璋如果不是因為經歷大病和開腦手術導致肢體癱瘓,她幾乎肯定是戲劇界的大紅人。劉兆璋曾當演員,在90年代初黎明及周海媚主演的《回到未嫁時》中飾演角色「靚靚」時廣為人知,其後在新城電台主持深夜節目《靚靚心野野》,又當演唱會監製。可惜,當年她太過拚搏,患上腦溢血中風,先後兩次進行腦部手術,昏迷3個月,命保住了,最終左邊身驅還是動不得。那年,照顧她的媽媽在其懷中逝世,對她打擊很大,她卻沒有氣餒,「我知道媽媽想我繼續活下去,所以我不會放棄;我知自己一定有用,每個人都會有用。」
Elaine是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熱線中心的義工,有超過十年接聽自殺求助熱線的經驗,最深刻是收到求助人的「報喜電話」。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熱線中心提供24小時的情緒支援熱線,聆聽和陪伴有需要人士渡過艱難時刻。Myth擔任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熱線中心義工已有八年時間,她選擇在平安夜晚上當值,接聽熱線,因為她明白節日令人更容易情緒波動。
當人人也樂在派對中,與朋友歡聚吃喝,香港各處有不少人選擇放棄假期,緊守崗位,希望有需要的人得到幫助。雖然各處不斷提醒我們快樂的季節要來臨了,但我們深深明白現實世界並不是普天同慶。對於那些住在醫院或院舍、身陷家庭衝突、婚姻破裂或孤獨的人來說,十二月可能是一年中特別困難的時期。幸好,一班有心人選擇在大時大節上班或擔當義務工作崗位,讓有需要的人得到幫助。《活一番》特意走訪幾位在聖誕日工作的有心人,給大家送上他們的故事。
Winnie 的病讓她有機會結識了同路人,包括香港傷健共融網絡總幹事莫儉榮,還令她體會到情緒健康的重要。Winnie 希望未來繼續以生命影響生命,特別希望幫助有精神困擾的人,讓他們在病情變差前,得到治療。
從剛強亮麗的外表到獨立自主的性格,Winnie 絕對是「霸氣女強人」 的表表者。結果, 患病令她減少了霸道,多了聆聽,還學懂接受別人的幫助。
Winnie成長於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家中長輩視她的弟弟如珠如寶,呵護、疼愛和零用錢等總是不缺。Winnie 卻是「百無」,要事事努力爭取,一場大病卻令 Winnie 嚐到以往沒有的那種父愛。
保險業高層陳文端(Winnie) 2004年因聽神經線瘤而失去八成視力,堅強的她靠著頑強鬥志,走過復康路。Winnie切除神經瘤後,Winnie不單失去視力,也變得無法平衡自己身體,要從頭開始學習步行。Winnie 憑著意志力,於留院僅十六日後,努力完成醫院裡物理治療要求,獲醫生批准出院。
炳業雖然先天性失明,但憑著他積極開朗性格和聰穎資質,依著「景由深度,事在人為」的信念,扭轉一個又一個危機。
表面看來,香港社會對更生人士的歧視減低了,我們少了聽到「監躉」之類的侮辱字眼,多了聽到僱主願意僱用更生人士。然而,也許部份人心底裡還是對他們有一套既定的想法,以為是社會「給了」他們改過自新的機會。筆者也一樣,直至認識了「甦星劇團」音樂劇《英雄本色》的幾位演員:細強、阿生、KK,才恍然明白他們掏心地回饋社會,不斷揭開慘不忍睹的瘡疤,就是希望自己的過錯和改過經歷能警剔和幫助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