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照顧者】如何處理精神壓力 — 照顧者的自我照顧系列
去年(2022年)香港接連發生多宗照顧者疑不堪壓所致的倫常慘劇,今人痛心。2021年發表的《第63號專題報告書》顯示,7.9萬以上殘疾人士的家庭照顧者均表示,曾因照顧而感到有精神壓力……
去年(2022年)香港接連發生多宗照顧者疑不堪壓所致的倫常慘劇,今人痛心。2021年發表的《第63號專題報告書》顯示,7.9萬以上殘疾人士的家庭照顧者均表示,曾因照顧而感到有精神壓力……
「只管向孩子說不,是行不通的。小朋友都喜歡糖份高的飲品和零食,而家長卻想他們吃得健康。」兒童營養食品初創公司Plezi Nutrition認為,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推出與「垃圾食物」同樣滋味和賣相吸引的無糖、營養價值高零食。該公司創辦人之一是前美國總統奧巴馬的夫人米雪・奧巴馬。
一項新近的研究發現,參與有很多身體碰撞的美式足球運動,與罹患柏金遜症或相關腦神經衰退的症狀有很強關連。專家提醒大家,知悉風險因素有助及早發現及診斷。
一般在高原或沙漠舉行的超級馬拉松比賽,會要求參加者在五天內走畢250公里。參賽跑手要自備食物、飲料、睡袋和日用品,同時要將負重量盡量減低,是耐力和意志大考驗。科研人員發現,超級馬拉松跑手作賽時,大腦的活動有別於常態,變得「精於覓食」。這項發現提醒我們:危急關頭會激發求生本能。
大量研究證實,步行可以減低罹患心臟病和過早死亡的風險。每日步行10,000步,對於很多都市人來說是不容易達致的目標。一項新近的大型研究指出,要得到步行對健康的好處,不必日行10,000步,4,000步就足夠。步行距離愈長,效益愈大。
大眾化的時裝講求潮流,款式要多,又要快速轉換,愛爾蘭一個服裝品牌卻反其道而行──培訓難民和更生人士製作環保和有社會意識的標語T恤,賣點是讓人用衣著展現個人態度和價值觀,同時支持邊緣社群自力更生。這家手作慢工、款式又少的品牌得到良好的市場反應。
長時間與聊天機械人對話,會令人的社交和情緒管理能力減弱?一項實驗得出恰好相反的結果──研究人員設計了一款網上應用程式,讓兒童向虛擬的超級英雄學習覺察自己的情感和管理情緒,效果相當理想。
在印度西南部古吉拉特邦(Gujarat)瓦皮(Vapi)村一間基層保健中心內,米娜克什‧古普塔(Meenakshi Gupta)對病床上一位婦女說:「我會將這些貼紙貼在你的胸部,然後用指尖檢查是否有異樣。」
今年夏季,熱浪席捲全球,這個6月成為地球有史以來最炎熱的6月。到7月,熱浪仍然持續,南歐和東歐正經歷破紀錄的高溫。高溫能引發心臟病等健康問題,甚至導致死亡。
家暴、無家可歸、性騷擾⋯⋯在成長路上心靈傷痕纍纍的美國流行創作歌手Jewel,20多年來一直以過來人身份支援年輕人改善精神健康。她今年加盟了一個元宇宙精神健康平台,志在協助更多年輕人紓解精神困擾和尋找個人快樂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