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季節的小墟》是日本大導演黑澤明於1970拍攝的第一部彩色電影。電影講一個智障的孩子,幻想自己是個電車司機,每天模仿電車聲音,準時在貧民窟垃圾場邊風雨無阻地開着虛無的電車,心懷着對未來世界的美好希望,他比其他人缺了一點兒智力,卻是貧民窟裡最快樂的人。《活一番》父親節特輯訪問了單親視障爸爸阿Lam和兒子峰仔,瞭解究竟沒了視力是看不見?還是看得見更多?
看得見更多
單親視障爸爸阿Lam因視網膜病變沒了婚姻、沒了視力,卻令他與兒子峰仔相依共走,緊密關係更勝一般父子。《沒有季節的小墟》是阿Lam失去視力前最喜愛的電影之一,為了回味,為了與孩子共賞,遂帶峰仔去「看」一次,峰仔邊看邊講戲給爸爸聽,勾起爸爸心底裡的畫面,也令自己更了解整套戲,大家也滿載而歸。這正概括了阿Lam的育兒心路歷程,
「從給孩子餵第一枝奶開始,我一手照顧他,正正因為自己失明,怕孩子缺之,所以反而給予他更多。」
看著孩子的未來
峰仔現在11歲,爸爸阿Lam在峰仔出生時,右眼餘下三成視力,左眼已經完全看不見,到峰仔3歲,情況開始轉差,「到峰仔讀幼稚園高班時,我要用6B*鉛筆教他做功課,但也無法看清楚,我知道自己全盲的日子到了。」那段日子,阿Lam情緒很差,不時與峰仔的媽媽起衝突,賠上婚姻,後更因「頂唔順」自己無法教導孩子而萌生了輕生念頭,幸好在最後關頭想起不能丟下兒子而咬緊牙關撐下去。
一般家庭裡,爸爸大數會擔起換電燈泡、修理電器等等工作,阿Lam也不例外,但他幸運地多一個得力助手,「我修理電器時,他(兒子)幫我看電線顏色、用測電筆試有沒有漏電。」因為爸爸看不見,峰仔從小便分擔家務的擔子,「我做家務時,他便在旁學,當然他還是個小孩,一樣會不執拾玩具,雖然我看不見,但總會給我『陰差陽錯』地發現。」
視障人士踏單車似乎已超出一般人的想像,阿Lam更進一步,在峰仔三、四歲,教他踏單車,「他很喜歡踩單車,很想學,那我就教,我一直扶著他的車尾跑,直至認為他可以了,便鬆開手,他又以為我還扶著他,繼續向前踩,便成功。」
成為孩子最強大後盾,讓孩子得著最充足的安全感和宏大的信心邁步前進,又在適時放手,讓孩子向前衝,這不就是當父親的最大成就嗎?
香港讀書壓力巨大,人人皆知。阿Lam因為視障,與峰仔確實承受更沉重壓力,「最困難是中文科,老師當說他的中文字像颳大風,但我無能為力。」阿Lam和峰仔半年前參加了香港傷健共融網絡的賽馬會殘障家長子女支援計劃,得到科技大學學生柏華每周替峰仔補習。阿Lam大讚計劃,「半年過去,柏華幫助峰仔中文能力提升了不少,還每周聽兒子不會跟我說的古靈精怪念頭。」
看見別人的需要
「我有信心阿仔不會學壞!」阿Lam肯定地說。阿Lam不期望父親節吃大餐和大肆慶祝,只希望孩子繼續拖著自己在街上逛,還寄望孩子未來可以有能力看見別人的需要,並幫助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