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tomize Consent Preferences

We use cookies to help you navigate efficiently and perform certain functions. You will find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all cookies under each consent category below.

The cookies that are categorized as "Necessary" are stored on your browser as they are essential for enabling the basic functionalities of the site. ... 

Always Active

Necessary cookies are required to enable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is site, such as providing secure log-in or adjusting your consent preferences.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data.

No cookies to display.

Functional cookies help perform certain functionalities like sharing the content of the website on social media platforms, collecting feedback, and other third-party features.

No cookies to display.

Analytical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how visitors interact with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help provide information on metrics such as the number of visitors, bounce rate, traffic source, etc.

No cookies to display.

Performance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 key performance indexes of the website which helps in delivering a better user experience for the visitors.

No cookies to display.

Advertisement cookies are used to provide visitors with customized advertisements based on the pages you visited previously and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d campaigns.

No cookies to display.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共融社會】 世衞: 三年後,抑鬱症將成為全球疾病排行榜的第二位! 為何抑鬱症這樣猖獗?

 

每年的4月7日是「世界衞生日」,亦是世界衞生組織(世衞)的成立紀念日。 世衞在二戰後的 1948年成立。組織每年都為世界衞生日選定一個主題, 2017年的主題是 「一起來聊抑鬱症」

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健康問題。主要徵狀是持續情緒低落和對平時喜歡的活動失去興趣,並且喪失從事日常活動的能力。抑鬱症會造成精神痛苦,甚至可能會破壞與家人和朋友的關係,以及影響謀生能力。

響起全球警號

根據世衞資料顯示,全球有超過3億人患有抑鬱症,這是目前15歲到29歲人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世衞更估計三年後,抑鬱症將成為全球疾病排行榜的第二位,發病率僅次於心臟病。香港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本港每100個成年人便有3人是抑鬱症患者,每10名長者便有1人有抑鬱症徵狀,當中更有一半患者沒有尋求精神健康服務協助。衞生署署長陳漢儀表示,根據一項本地調查,成年人抑鬱症的患病者為2.9%,其中66至75歲人士的患病率達 4.7%,而根據醫管局的數字,本港2015年有61,100 名抑鬱症患者,其中3至4成更是嚴重抑鬱症患者。

僅半數香港市民自覺精神健康

香港社會服務組織利民會去年11 月至今年1 月期間進行 「市民精神健康狀況研究」,以網上問卷訪問 281位市民,男女分佔193及88人,發現香港只有半數市民自覺精神狀態健康,四分一受訪者遇到情緒困擾時不知向誰傾訴。會方推算半數受訪者有三成機會患上焦慮或情感疾患。調查又發現,受情緒問題影響精神健康的狀況更有年青化的趨勢,18歲或以下組別為所有年齡組別中,最高機會受情緒困擾及患上情緒病。

抑鬱症是可以預防和治療的!

對於預防及治療抑鬱症,最重要的就是願意面對並且談論它。由於精神疾病,包括抑鬱症的負面標籤仍然是人們尋求幫助的一個障礙,有抑鬱症症狀的人可以從和自己信賴的人講出感受開始,這是康復的第一步。

利民會的研究發現受訪者的「社會支持感」有助維持精神健康,其中家人的支持最為緊要。但曾受精神、情緒困擾人士及其家屬的「社會支持感」正正較低,因為情緒病除了困擾患者本身,家屬亦會承受極大壓力。

即時聆聽,至關重要

抑鬱症的最嚴重後果可以導致自殺。精神科醫生麥永接指,市民在自己或家人精神、情緒不穩時,需要即時尋求協助。利民會的 《即時通》 精神健康服務,24 小時由專人接聽,提供即時協助,發揮社會安全網的作用。不過,該熱綫24小時精神健康支援熱線至今運作了五年後,面臨資金不足問題,或需在8 月停止運作,利民會呼籲更多有心人支持他們的工作。

延伸閱讀:由利民會(Richmond Fellowship of Hong Kong)主理、以會員制運作的「即時通」精神健康熱線,為受到情緒及精神困擾的人士、復元人士及其家屬、以至遇到生活壓力的朋友,提供個人化的精神健康支援服務。如何善巧地助人自助?請看三位社工的分享。全文:www.lifeichiban.org/即時接通-用心連結:「即時通」熱線即時與您貼心/

分享這篇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