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生活智庫】研究發現對待年老的心態 影響認知功能表現

「老了就有白髮和皺紋」,「人老會變得記憶力差」,每個人對「老」都有不同的觀感和態度。

最近一項研究發現,長者對年老的態度,不論是正面抑或負面,都會影響個人的認知功能表現。對年老態度較正面的長者,較少報稱有「注意力不集中」、「善忘」等認知能力問題,他們實際有認知功能衰退情況的比率亦較「怕老」的人低。

在美國賓夕凡尼亞洲的Ross & Carol Nese護理學院研究年老及精神健康的曉爾(Nikki Hill)教授最近在期刊《Aging & Mental Health》發表研究論文,指出人類對年歲增長的態度,不論正面或負面,都與「認知能力表現」和「認知能力的衰退」的自我評價有密切關係。研究亦發現,個人對身體狀態、精神健康和認知能力三方面的期望,對「認知能力表現」自我評價的影響是一致的,反映長者對這三方面持正向心態,有助管理認知功能健康。

圖片來源:Centre for Ageing Better
圖片來源:Centre for Ageing Better

這項研究以網上問卷調查方式進行,訪問了581名在美國獨立生活,沒有腦退化或其他認知障礙的人,受訪者年齡由65至90歲不等,男女各佔一半,74%為非白人。問卷包含「對年老的期望」量表,受訪者對有關描述身體、心理和認知能力三方面的12個句子評分。例如「我預期人愈老,愈容易變得善忘」;「難以記住別人的名字,是年老過程中可接受的一部分」;「記憶力退減,是變老過程的自然現象」,以及「人變老,腦筋運轉必然變慢」等。問卷第二部分是認知能力「主觀評分量表」,受訪者要就「我一直以來都不用費勁而思路清楚」、「我不用費勁也能夠記得事情」等8個描述句子作回應,答案選擇有「非常貼切」、「貼切」、「不大適用」和「完全不適用」。最後一部分是「日常認知能力量表」,受訪者評估自己「今天」和「十年前」執行同一項任務的表現有何差異,例如「我記得自己放置東西的位置」,表現「更好」、「相若」或「變差」。

研究結果顯示,自覺身心健康和認知能力正常的長者,傾向對自己的「認知功能表現」評分較高,自覺認知能力在過去一星期和過去十年變差的比率較低。相反,認為自己因年老而走下坡的長者,傾向覺得自己的認知功能欠佳,並且會一直退化。

曉爾教授解釋,愈是有信心應對年老轉變,以及期望年老也可以保持身心健康和認知功能健康的人,愈是表現出有保健效果的行為,例如恒常運動。對年老的期望較負面的受訪者,即使不覺認知能力衰退,他們的行為表現都傾向與想法一致,以致最終出現負面的健康結果。她強調相關發現的重要訊息是:人類對年老的期望是「可塑造的」,通過調整期望,可以令人有更健康的年老體驗。她亦期望研究有關醫護人員會詮釋長者的認知功能表現變化,從而及早介入,提升他們的頤年生活質素。

以往有多項研究的結果均指出,人類對年老的信念對個人健康狀況有影響。對年老有負面觀念的人,其身體健康和認知能力表現會退化得較快。

長者在年老過程中經歷的認知功能表現變化,以及有關經驗如何受他們看待老的信念影響?這個課題以往甚少研究探討。

研究人員在研究過程中留意到,當長者描述他們的年老經驗時,時常會對年老和認知能力退化有負面的定型和標籤。
研究人員在研究過程中留意到,當長者描述他們的年老經驗時,時常會對年老和認知能力退化有負面的定型和標籤。

曉爾解釋,擔心自己認知功能變差的人,即使他們的認知能力實際上沒有不妥,日後出現認知障礙和相關毛病的風險也會較高。她表示,患上阿茨海默症和腦退化症的人一般認知功能退化速度非常緩慢,可能是數十年間逐漸減弱,當事人未必察覺到明顯病徵,直至他們發現有問題而去求診的時候,已是病情嚴重階段。

她說:「如果我們能夠讓更多人按照事實來看待年老,減少對年老的負面標籤,或許能夠幫助大家了解在變老過程中認知功能會經歷怎樣的轉變,從而懂得按個人需要來維護自己的認知功能健康。」

研究團隊計劃進一步研究長者的信念與認知能力表現的關係,期望協助醫護人員加強與長者的溝通,藉此提升他們的認知功能健康。

分享這篇文章

相關文章

【生活智庫】新創太陽能背囊 讓非洲學童夜間能看書

伊諾森特‧詹姆士(Innocent James)年少時,放學返家完成家務後,會點著一盞火水燈,躺在床上看書。那時,詹姆士居住的坦桑尼亞東北部城市阿魯沙(Arusha)仍未有全面電力供應,他的父母惟有使用昂貴的煤油來點燈,讓他可以溫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