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生活智庫】巴黎奧運選手村首辦託兒服務 讓媽媽運動員享受親子時刻

巴黎奧運的主辦單位早就揚言,要令本屆奧運成為性別平等的典範,除了參賽的女性運動員比例增至五成,大會還會首度在選手村設立託兒服務,好讓育有幼兒的運動員可以帶同子女出行,在競賽以外的時間如常履行母親職責,與孩子共聚。

國際奧委會日前發出新聞發公佈,設於巴黎奧運選手村內的幼兒託管服務中心提供舒適和方便的環境,讓有幼年子女同行的運動員在競賽期間將孩子暫託,託兒中心亦供應尿片、濕紙巾等日用品。託兒中心的開放時間是早上9時至晚上9時。運動員可透過所屬的奧委會預先申請,以便工作人員編配人手和空間。

引入託兒服務的推手是曾經奪得11面奧運獎牌的美國短跑運動員艾莉遜‧菲力斯(Allyson Felix)。她認為,在奧運選手提供託兒服務是文化的轉變,藉此告訴社會人士,女運動員選擇當上母親,一樣可以繼續做頂尖的專業運動員。她表示:「這是我一直很想做的事情,運動員既可離家比賽,又可以享用有住家感覺的空間。與子女遊戲,或餵哺母乳。」

她曾經在2017年因為懷孕而遭Nike削減七成贊助,她據理力爭,在《紐約時報》撰文倡導女運動員分娩的權利。其後Nike應菲力斯的訴求,修訂了對懷孕運動員的贊助政策,保證運動員在分娩前後18個月的權益得到保障。

菲力斯在女兒Camryn出世後不久,便復出參賽,她在東京奧運會贏得4 X 400米接力金牌和個人400米銅牌。她說:「帶著幼兒到外地比賽,難度比我想像中更大。在酒店洗奶樽,在運動場餵母乳,比賽時交由誰人照顧孩子……幾乎每件事,我都學到更好的處理方法。」

菲力斯說在誕下女兒後,要保持頂尖狀態非常困難。(Photo Courtesy of IOC)
菲力斯說在誕下女兒後,要保持頂尖狀態非常困難。(Photo Courtesy of IOC)

菲力斯近年獲委任為國際奧委會的運動員委員會成員。她不忘在這平台為媽媽運動員發聲,建議得到認同。國際奧委會運動員委員會主席愛戴荷(Emma Terho)表示:「很多運動員努力在運動專業和家庭之間取得平衡。我自己也經歷過,以幼兒母親的身份參加2014年冬季奧運會。懷孕和成為母親,並不代表要完結運動員生涯。」

巴黎奧運的託兒中心由跨國企業P&G 贊助。該公司在巴黎奧運選手村裡亦會資助髮型屋、洗衣房和診所的運作,以及免費供應衛生巾。

菲力斯早前又獲得蓋茨夫人慈善基金會撥款2,000萬美元,推動黑人的婦產健康。菲力斯有意將資金撥給多個社區服務機構,協助分娩時有併發症風險的婦女。

菲力斯於2021年成立兒童基金,又積極支援早產嬰兒家庭,因為她是過來人。她懷著女兒至32星期時,出現可能致命的併發症,需要緊急接受手術,女兒因此要提早出娘胎,初生時僅有3磅7安士,需要在深切治療部接受觀察一個月。

菲力斯對本屆美國田徑代表隊充滿期待。隊中下乏新手媽媽,包括多位全馬選手:32歲、去年誕下兒子六天後就恢復訓練的Sarah Sellers;擁有全馬世界最佳時間的Callister育有四名2歲至9歲的子女,她說養育孩子是她最大的成就;去年刷新美國女子半馬紀錄的Keira D’Amato有一對7歲和9歲的子女;37歲的Sara Vaughn有四名子女,最年幼的4歲。

大家在巴黎奧運會見到菲力斯的身影,她會偕同丈夫、5歲女兒和今年4月出生的兒子,一家四口出席觀賞。

將出戰巴黎奧運的Sarah Sellers相信,生兒育女無阻運動員創造佳績。
將出戰巴黎奧運的Sarah Sellers相信,生兒育女無阻運動員創造佳績。

根據聯合國的調查結果,七成受訪者有觀賞女運動員的競賽項目,但只有16%體育傳媒報道女運動員的表現。女運動員在社交媒體得到的粉絲和關注比男運動員高14%,但得到的報道篇幅卻較男性少。2021年東京奧運中,女運動員佔48%,但隨隊教練只有13%是女性。在1896年舉行的首屆現代奧運會中,國際奧委會創辦人 Baron Pierre de Coubertin規定不准女性參與競賽。1900年,奧運會開放其中五個項目予22位女運動員參加。到1952年,奧運參賽運動員的女性比例不到一成。至2014年,國際奧委會才宣佈兩性平等為機構的目標。

分享這篇文章

相關文章

【生活智庫】肯尼亞人象衝突 竟靠蜜蜂化解

大象雖然是受到保育的物種,但在印度、斯里蘭卡或東南亞一些地區,卻不時發生人象衝突,引致人命和大象傷亡。在東非的肯尼亞也不例外,但保育大象組織為當地農民提供了一個特別的解決方案,就是利用非洲蜜蜂來嚇阻大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