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生活智庫】愛爾蘭小鎮家長不買手機給子女 成全國指引

不少研究報告指出,兒童和青少年長時間使用智能手機,有損精神健康。愛爾蘭一個小鎮的家長和教師自發推行「小學生禁用手機」的守則。守則推行八個月後,反應良好,愛爾蘭政府甚至以此為藍本,推出全國性指引。

相片:Postive.news

限制子女使用手機令不少家長頭痛。愛爾蘭威克洛郡的格雷斯通(Greystones)的八間小學今年初發信,邀請學生家長簽署守則,承諾拒絕讓子女12歲前在學校、家中和任何地方使用智能電話和社交媒體,守則形同校規,若有違反,學校會作出紀律處分。不少家長反應正面,認為守則促成集體行為,讓他們更容易向孩子說不。

積極推動「小學生禁用手機」守則的小學校長哈柏解釋:「學生拿著手機,只要按鈕,就能夠接觸各種資訊,包括一些孩子不夠成熟程度和能力處理的東西。例如有關戰爭的新聞報道和網上社交的自保策略。」

哈柏說,以往各學校各施各法,限制學生在校園內使用手機,但那些措施無法應付學童在學校外遭受網絡欺凌和接觸暴力色情內容等情況。家長和教師於是想出「團結就是力量」的策略。

她強調,制訂聯校的「小學生禁用手機」守則,絕無阻止孩子學習新科技之意,用意只想孩子升上中學才接觸智能手機。她表示:「孩子的童年變得愈來愈短,我希望孩子可以保持天真和愉快,享受童年。」

家長嘉百汀娜認為自願性質指引有幫助,她不用再長篇大論與孩子議論,也不用擔心自己與其他家長不同。她鼓勵9歲和11歲的女兒多作面對面溝通。另一家長則表示,希望限制延伸至初中,因為她的13歲女兒終日拿著手機,沉迷在網絡世界,像機械人一樣。

還有兩年才升上中學的小學生珍說:「我想擁有手機,可以給朋友發訊息,不過我不想滑手機成癮。」

積極推動「小學生禁用手機」的小學校長哈柏。

本月初,愛爾蘭教育部長科尼(Foley)宣佈,向全國小學發出指引,建議家長不要為12歲以下的子女購買智能電話。當局亦將增撥資源,協助全國家長和家長組織編製小學生使用智能電話的自願性守則,以及加強網絡安全教育。科尼在新聞公佈中明言,新指引以格雷斯通的自願性守則為藍本。

科尼說:「手機固然有其好處,可是手機對孩子構成的諸多風險,我們必須妥善管理。過度使用手機會令孩子錯失與家人和朋友相處的真實經歷。」他表示,交談和說話的能力是上天恩賜的,但這份禮物只能夠通過與人交往才能收到。

根據愛爾蘭的研究機構統計,逾半9歲學童擁有流動電話。

相片: iStock

2020年發佈的科研報告指出,在過去十年,青少年使用智能手機和社交媒體的程度,與精神困擾、自殘和自殺行為成正比,女孩受影響尤為明顯。研究又發現,社交媒體鼓勵青少年與人比較,加上欺凌等負面互動,令青少年的自我評價下降,人際關係變弱。社交媒體平台上的一些內容又將自我傷害和自殺「正常化」;大量青少年因為滑手機而睡眠不足,認知和控制能力受損,學業成績和情感表達也變差。研究建議,醫護人員與青少年和他們的家人合作,以開放、不批判的態度,協助青少年減少使用社交媒體和智能手機對學習和解難能力的影響。

聯合國亦在今年7月指出智能電話對學童構成風險,並明言學校只應容許能支援學習的科技。目前,不足四分一國家有法例或政策限制在學校裡使用手機。

分享這篇文章

相關文章

【生活智庫】肯尼亞人象衝突 竟靠蜜蜂化解

大象雖然是受到保育的物種,但在印度、斯里蘭卡或東南亞一些地區,卻不時發生人象衝突,引致人命和大象傷亡。在東非的肯尼亞也不例外,但保育大象組織為當地農民提供了一個特別的解決方案,就是利用非洲蜜蜂來嚇阻大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