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我的名字 你的故事──「說書人」以故事「貼地」談精神健康

文:Happy Chiu
圖:說書人/Happy Chiu

說書人(StoryTaler)部分核心成員:
(左起)Winnie Mak, Carman Sin, Amanda Fu
編按:「你黐線㗎」、「你係咪有病」……這些會不會是你的口頭禪?對於精神病,我們除了從媒體報道「認識」之外,究竟有多了解?一群有心理學專業背景的「說書人」,與我們分享經驗。

「病只是人的一部分,而非全部。」訪談過程中,說書人(StoryTaler)的幾位成員反覆向筆者提及這點。

大眾對精神病的誤解,是有精神病的人積極面對人生的重大桎梏。如何拆下這堵阻礙了解的圍牆?一群富有同理心的「說書人」活用他們的知識和經歷,期望以自己的故事引起共鳴,用最「貼地」的方式,讓普羅大眾重新認識精神疾患以及精神健康。

挪開書本 走進人群

「說書人」成立於2015年5月,其中一位創辦人是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系的麥穎思教授(Winnie),「我本身在學院從事反歧視和心理健康的研究工作,既然已知道有甚麼值得公眾去了解、去提升心理健康,何不直接透過社交媒體去傳播呢?」最初只有幾位來自中大的成員,現在開始在社區招募,已增至三十多位,全都是義工;其中十多位有精神病經歷,都是說故事的人。

說書人的重要宗旨是「貼地」,「我們不想單從專業或學術角度出發,而是希望像一個朋友那樣去分享。」他們的Facebook專頁設計清新,插圖生動有趣,文字刻意口語化,像是閒話家常,「我們張貼的內容,很容易應用在生活當中,比如溝通技巧。以前見過的精神健康教育往往側重介紹病徵之類,離生活太遠,很難令人有興趣,同時亦過份著眼於疾病上,忽略了人的整體性。

「有學術研究指出interpersonal contact(親身接觸)是減低歧視最有效的方法,一種是面對面,另一種是透過其他媒介──當然面對面最有效──所以我們非常重視『說書日』。」說書人透過Facebook和定期舉行的「說書日」,向大眾分享自己在情緒困擾、受到歧視、尋求援助的經歷,並在當中尋找意義,發現自己的長處以及價值。過往的說書日多在輕鬆的環境舉行,例如咖啡室,每一節大約三十分鐘,由一位說書人向三至四位聽眾講故事。「要預先報名,很快滿額,上一次有二百多人參加!」

Winnie Mak(左)及StoryTaler另一位創辦人Amanda Li(圖:說書人)
Winnie Mak(左)及StoryTaler另一位創辦人Amanda Li(圖:說書人)
「說書日」現場情況(圖:說書人)
「說書日」現場情況(圖:說書人)

其中一段說書人故事,題為「為我擦眼淚的意義 比千言萬語更深厚」。某日,一個女子在尖東鬧市中失控大哭,雙手因肌肉僵硬而扭曲。她想呼救,卻生怕自己的樣子會嚇壞人。後來,一個路過的男子停下來慰問她,並替她擦眼淚,最後陪她直至救護車到來。「只是默默地陪著狼狽的我,對我而言比起在我光鮮亮麗時逗我歡笑做得更多更多。」女子說。

共同創造 互相影響

當筆者尊稱Winnie為Professor Mak時,她立即耍手搖頭:「這裏沒有老師,大家都是成員,只是透過每個人的獨特才能去co-create(共同創造)。」

Winnie強調,「說書」的過程是一種溝通,絕對不是個人抒發,每位說書人的故事,都蘊含特定的信息,「寫稿時,心中一定要有對象,要考慮遣詞用字如何引起共鳴。」短短十五分鐘的故事,經過撰寫初稿、成員互相給予意見、修改、排練,最後才呈現出來,務求聽眾接收到清晰的信息。「我們斟酌字眼,因為用字反映著背後的思維。有些話說了,人們會覺得大家都這樣說所以沒問題,比如我們都不時會講『黐線』、『你係咪有病』等口頭禪,那某程度上反映著社會對精神病的看法──其實是不是我們真正想表達的呢?

「當我開始分享自己的精神病經歷,其他人就會有勇氣講自己也有類似情況,分享得越多,越發覺沒甚麼大不了。」除了說書人本身的成長,聽眾的回應是他們更渴望見到的co-creation。「我們純粹分享自身的體會與得著,而不是以勝利者的姿態說教……如果能激發聽眾有所反思,這就是我們想做的事了。」

「說書日」過後,有參加者如是說:「我相信每個人都生而不同,都有自己的能力,不必著意醫療系統的label,所以剛才聽著你的分享也很有共鳴,重要的是『我們都作為一個人』去認識大家。」「感受最深的是,其實我們每個人也有機會面對這些情緒困擾,沒有甚麼需要覺得羞恥,也令我希望自己可以學習成為一個更好的朋友和聆聽者,守護身邊的每一位。」

說書人團隊都是義工,隔個星期日便會開會一次,每星期至少在網上發佈一篇文章。
說書人團隊都是義工,隔個星期日便會開會一次,每星期至少在網上發佈一篇文章。

除了說故事,說書人亦借Facebook向大眾推廣精神健康,承接「故事」內容或社會時事,介紹相關的實用知識。例如去年底,立法會議員蔣麗芸說「最有可能患上精神病嘅就係精神病醫生」,因為「精神病醫生聽精神病人講太多嘢,聽聽吓自己都黐埋線」;說書人即時回應,發佈題為〈精神病康復者躺著也中槍〉的文章,以正視聽,並提醒網民不要以同樣帶有歧視成份的言語作出評論;又推出〈關於精神病的一些事〉系列,加強一向以來「去污名化」(anti-stigma)的工作。心理學的專業背景有助他們表述得更加深入,「我們以實證為本,會引用有根據的文章,參考世界衛生組織的指引等,亦會列明出處。」

靜觀生命 反思言行

不少人覺得「康復」等於「復原」,即疾病痊癒、回到原來狀態的意思。但說書人所指的『復元』(Recovery),更有「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意思。『復元』不等於回到之前的生活狀態或是崗位,因為我們每個人總有些經歷是不能磨滅或刻意抹去的;而精神病的經歷亦不一定只有負面的部分,它亦可以讓人於起伏中成長,豐富我們的人生。說書人Iris是成人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Adult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者,借助藥物及心理治療穩定病情,「所謂abnormal(異常)跟你有多大分別?你真的normal(正常)嗎?其實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病徵』,但去到哪裏才會對當事人的生活造成重大影響呢?我們不會否定醫療的作用,但要用整全的角度看一個人,他們的需要是多樣的。」

以往進行研究時,Winnie發現有很多人未有具備同理心的質素,「很多人可能會無心之失講出一些傷害人的說話,只是很自然就說出來,那是因為他們已習慣社會這樣的氛圍,沒有意識去反思自己的言行。」

一行禪師作品
一行禪師作品

靜觀(mindfulness)是說書人的根本理念之一。他們認為,只要能夠清晰看到自己當下的思想、情緒感覺、與其他人之間的關係,就更懂得思考人生的方向,看到自己所做的對其他人的影響。

「當發現自己與所謂『病者』遭遇相似情況,只是程度不同,你是否仍要有意識地繼續歧視呢?」說書人如是說。

說書人(StoryTaler)Facebook專頁:www.facebook.com/storytaler.hk

延伸閱讀:
啟動你的「聆聽模式」

分享這篇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