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tomize Consent Preferences

We use cookies to help you navigate efficiently and perform certain functions. You will find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all cookies under each consent category below.

The cookies that are categorized as "Necessary" are stored on your browser as they are essential for enabling the basic functionalities of the site. ... 

Always Active

Necessary cookies are required to enable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is site, such as providing secure log-in or adjusting your consent preferences.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data.

No cookies to display.

Functional cookies help perform certain functionalities like sharing the content of the website on social media platforms, collecting feedback, and other third-party features.

No cookies to display.

Analytical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how visitors interact with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help provide information on metrics such as the number of visitors, bounce rate, traffic source, etc.

No cookies to display.

Performance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 key performance indexes of the website which helps in delivering a better user experience for the visitors.

No cookies to display.

Advertisement cookies are used to provide visitors with customized advertisements based on the pages you visited previously and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d campaigns.

No cookies to display.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新聞脈搏】柔道有人們不熟悉的另一面:它既是武術,也有治癒效能⋯⋯

今年1月,現年59歲 、在旅遊社任職的高橋佳江摔断了右手手腕。她去了醫院求診,及後接受X光片檢查,顯示她所接受的治療未能令骨折的部位完全癒合。

高橋於是轉而另一位治療師光橋(Mitsuhashi)。光橋使用柔道療法來為她拉伸關節,適當地將骨折的部分重新接合。

這一天,高橋女士到三井診所複診,繼續接受治療,治療師將她的手腕浸入一盆熱水中,以熱能配合超聲波治療,據說這樣能加速傷口癒合。

高橋女士說:「我這裏舒服得多了。我覺得柔道治療師更有耐心。他們均受過良好教育,解釋清楚,令你理解自己的病況。」

日本柔道以其摔撻和快速抓握的動作而聞名,但在日本,這種運動還有一種不太為人所知但非常流行的應用:「柔道療法」。

柔道自19世紀80年代開始創立以來,已經發展為兩個領域。一是用於競技比賽的「殺法」(sappo),即大家在運動會柔道比賽常見的技法,另一門則是「活法」(kappo),逐漸發展成為「柔道療法」。

柔道主要是懂得運用人體的關節、四肢和肌肉的移動,以摔倒對手。但柔道的「活法」,則是治療師運用這些技巧加快身體的自然癒合機制,治療一些無需手術或住院治療的傷患。對於經常受傷的年輕運動員和有長期痛症的長者尤其有效。

在日本,以柔道「活法」治療師為主的人稱之柔道整復師。日本柔道整復師協會(Japan Judo Therapist Association)幹事三井俊二(Hiroyuki Mitsuhashi)說:「我們不會像整形外科那樣為病人做手術,而是用手來施行治療。簡以言之,我們是骨折、脱臼、瘀傷和扭傷的專家。」

厚生勞動省定義他們為整骨醫師或接骨醫師。不少大學也開設了柔道整復科系。現時有超過73,000名持有執照的柔道整復師在日本各地50,000多家診所執業。他們在成為合格的臨床治療師之前,都需要接受一些柔道訓練。

除了治療傷患,柔道整復師還為日本的老齡人口提供運動,協助他們維持身體健康,尤其加強他們的抗跌能力。

在東京一間社區中心內,柔道整復師齋藤貴志在一間鋪上榻榻米蓆子的房間內,指導五名年長學員進行一些低強度運動。這套練習原是被稱為現代柔道之父的嘉納治五郎所設計,齋藤加以改良,動作較緩慢,並配合呼吸節奏,類似中國的太極。

他說:「這套運動能有效地練習整個身體,能促進新陳代謝,稳定了精神狀態。」他又說:「與其他運動不同,我們用的是鍛鍊身體和心靈的哲學。」

學員之一、退休藥劑師生悅住康江 15年來一直都有參與齋藤的課。他認為,這項以柔道為基礎的運動減輕了他的慢性痛症。他又說:「我覺得這和其他運動不一樣。我感覺關節越來越靈活了。」

在關西的和歌山,柔道導師腹巻宏一在他的道場教授當地的長者柔道,教他們「護身倒法」。他說,柔道的練習有助助改善人的平衡感,有助防止很多老年人摔倒。

他說:「如果你練習如何跌倒,到頭來你就不會跌倒了,因為你的平衡力提高了。學員在墊子上練習滾動和其他動作,會令半規管(semicircular canals,是脊椎動物內耳的一個部分,有維持人體的平衡的功能)產生反應,同時也刺激他們的小腦。」

柔道源於日本柔術,十九世紀時, 嘉納治五郎採各家之長,捨棄柔術中一些過度具有殺傷力的技法,注重摔法、關節技等。嘉納治五郎在東京成立了講道館,成為訓練中心。1885年,他率領講道館一眾弟子參加警視廳的武術大賽,一戰成名,令柔道正式成為警視廳的訓練項目,為柔道的發展奠下了基礎。

分享這篇文章

相關文章

【生活智庫】全球首份AI生成報紙誕生 利弊有待驗證

今年3月18日,意大利報章《頁報》(Il Foglio)新增了四頁特刊,刊載約二十篇報道和三篇社論,涵蓋當日大事、文化、辯論觀點及外交政經議題。然而所有文章均沒有署名,但註明:「本文內容由以人工智能(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