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盒設計精美的食材包,背後的總工程師,是一位不懂煮食的高大男生,故事從這位如假包換的專業建築工程師TH的英國工作經驗說起……
三十出頭的TH大學畢業後,順理成章成為專業工程師,發展一帆風順,很快已成為部門主管,還被派往英國工作。在英期間,他發現外國網站提供的食材盒服務很有趣,「一盒有齊一道餸所需的所有材料,方便下班的人買回家炮製自己的晚餐;我覺得這在香港應該有得『大做』,因為香港人的工時全球最長,完全沒時間買餸煮飯,他這樣說。」
安舒區的反思
TH回港後決定將潛藏了一段時間的創業念頭付諸實行,還決定親力親為,辭去工程師工作,全心投入,創立自家品牌ChefBuddy。這是否太冒險? TH回應:「別人可能覺得我跳出安舒區,我其實覺得我自己是去尋找安舒區,因為過往的工作只有金錢回報,卻沒有為我帶來太大意義。」
初心的調節
TH發展食材包,起初源於「有得做」的分析,現在發展出來的食材包卻採取了價錢較高的本地食材,選用環保包裝物料,加上聘用弱勢社群人士,還因尊重本地食材,特意加入故事咭,令食材包「無可能賺錢」! 是否計錯數?TH強調自己是工程師,最擅長計數,他認為:「這食材包創造的社會好處,並不是單純可以用錢來衡量的。」
本土情義結
TH聯同聽障廚師研發的純素曲奇餅以本地品牌的麵粉為主打,是TH對香港情懷的表達。他沒有曉以大義,只是淡淡然說:「我是土生土長香港人,看到很多老店結業,覺得好可惜,只想香港人了解自己的家。」不是理念高尚,便保證不會碰壁,TH也吃過不少檸檬,「有店舖不批準我們用他們的標誌,我也理解的,因為我們無人識。」
不正常的支持
TH「有自唔在,攞苦嚟辛」,推廣本地食材故事的心志,並不人人懂得欣賞。「當然有很多人質疑,甚至覺得我『扮曬嘢』!」幸好TH在社創共享工作空間「夢創成真」找到認同和共鳴,「這裡的人都是不正常的人,當他們聽到我的意念時,首先不是說:『唔得』,而是和我一起想『怎樣得』,令我有動力繼續。」
雖然ChefBuddy仍未達收支平衡,但名聲卻已經衝出香港,「有台灣朋友對ChefBuddy的理念十分感興趣,即將展開洽談,由我們的廚師以台灣最出名的食材入饌,創出新食譜和食材包,」他高興地說。
除了利用本地食材外,ChefBuddy 也希望聯繫更多人與人之間的故事,Marie(右)是來自新加坡的歐亞混血兒,已經來港定居了 41 年,喜歡製作東南亞的咖哩料理及手工麵包。Nassera(左)來自法國,透過料理積極參與香港的慈善活動,目前在西貢開設烹飪教室。他們也將會成為 ChefBuddy 的廚師,一起利用本地食材研發食材盒,讓更多人知道更多不同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