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面對眼前的事情、問題、困難與挑戰,尋找有益健康的志向食糧──談正念攝取(二)

圖:網上圖片

(續上期)

正念攝取有四種食糧,上兩篇文章分享了食用食糧和感官食糧,此文分享志向食糧。志向食糧是指我們內心最深的欲望,或渴望,或願望,它推動我們行事,是我們活著的動力和力量的來源,生命的原動力。

一行禪師說如果我們最深的願望是追求更多的金錢、名利、權力和感官欲樂,導致貪婪、執著、過度工作、沒有正念地生活的話,這便是有毒的志向食糧。若果我們是被慈悲所推動,渴望幫助自己和他人減輕痛苦的話,這便是較健康、滋養的志向食糧。由這股最深意願、慈悲所推動的,是非常有力量的。它能幫助我們面對日常生活中的種種挑戰。我們的修習就是重新檢視我們每天所攝取的,確保是良好、高質素的志向食糧。[1]

在修習志向食糧的經驗過程中,我將之歸為三類。第一類是「容易辨識」的。如果目的是追求金錢、名利、權力和感官欲樂的,因為是有形、可觸摸的,我較容易觀察到自己是否陷入其中,因而較能從陷阱中拔出。第二類是「不容易辨識」的。這一類通常是美好的東西,或自己認為很重要的東西。例如追求學位、專業認證,或追求好、有意義的事,而過度工作,失卻平衡,令自己過於緊張、疲勞、不能鬆弛,令身心健康受損,或忽略家人等等。第三類是「極難辨識」的。這類是由內在恐懼所推動的,出自內在的匱乏感的所思所言所行。我們會藉著自己所做的來肯定自己的價值。因為感覺自己「不足夠」、「不夠好」,所以我要奮力,成為更好。我們常活在未來的擔憂之中。我以自己作例說明。

自從半年前辭工後,恐懼不時來襲,藉著正念,我較能面對它。近日,恐懼再次來臨。我恐懼到很想找人傾談,後來決定打消找人的念頭,因這樣會迴避了真實面對恐懼的機會。於是,我靜靜地坐下,感受身體的緊繃、僵硬、顫憟、心跳、癱瘓感,隨隨呼吸,容讓一切知覺、感受、念頭浮現,純然陪伴。我知道恐懼跟隨了我那麼多年,它也許來自我的父母、祖先、社會,如今來到我身上,它不時湧現,說明它需要我的注意、關心和愛,它需要我的陪伴。於是,我邀請它坐在我身旁,我們一起呼吸。不消一會兒,我身體放鬆下來,呼吸變深,感到平靜,我和恐懼的關係變化了,我們成為了朋友。一整天,陽光普照,空曠遼闊,安穩舒暢。

然而,第二天,出奇不意,恐懼再襲,強度比昨天更大。我以為與恐懼關係改善了,它再次出現時,怎樣也不會如此強大的了,這真是一個驚嚇。幸好那天剛好約了「正念喜悅父母」顧問Timothy(梁玉麒教授)傾談一個我設計的課程,他是課程顧問。進入主題前,我簡述了我的狀況。他聽後說:「我不需要跟妳談課程內容,以妳這麼多經驗,且過往妳帶領的工作坊一直受到參與者的高度評價,所以無論妳設計甚麼新內容,我都相信會是好的,我們不需花精力在此探討。反而,妳要正視那恐懼的聲音,要更深入去聆聽它,這才是根本,這才對妳自己和妳的工作有更大益處!」他帶領我宏觀去察看我的情況,因為他對我有深度的了解,所以能提出客觀具體的例證,幫助我看見並相信自己擁有的金錢、工作、知識、經驗、人脈、名聲是多麼的足夠。我看到對金錢、工作量的多寡、工作表現的好壞,只是我恐懼的表層,甚至不是我的恐懼。他引導我穿透表面去探討恐懼的核心,我首次看到自己一直重覆的行為、想法、感受,原來是恐懼的化身。生活中一直重覆著比較、疏離、怕被拒絕、不信任、疏離感、匱乏感、不足夠、不夠好,要不停學習,努力向前,要做更多等等,通通是恐懼的化身!

恐懼如此多、如此深,怎麼面對?Timothy當下連續多次的問:「妳相信上天會供給妳所需嗎?」這一問,連結到更大生命,我感到很安全。接著,他問:「妳創立『正念喜悅父母』的願景是甚麼?」我答:「讓每一個接觸我們的人都受到重視,感到安全和家一般的溫暖,活出自由,成為真實的自己。」「妳相信自己做得到嗎?」他問,我答是。「任何時候,銘記自己的願景,按自己的願景生活、行事,這樣最能與恐懼共處了。」當下,我感到豁然開朗!

我可以同樣地如常學習、工作,如常地努力完善,所不同的是,不再以「匱乏感」、「恐懼」所推動,而是連結更大的生命,安住於自己的願景之中,相信現有的條件已足夠,我有足夠的資源、足夠的能力去面對眼前的事情、問題、困難與挑戰。「相信生命的供給」、「安住願景中」和「滿足感」是有益健康的志向食糧。


[1] Thich Nhat Hanh (2014), The Mindfulness Survival Kit, pp.108-109.

分享這篇文章

相關文章

【生活智庫】肯尼亞人象衝突 竟靠蜜蜂化解

大象雖然是受到保育的物種,但在印度、斯里蘭卡或東南亞一些地區,卻不時發生人象衝突,引致人命和大象傷亡。在東非的肯尼亞也不例外,但保育大象組織為當地農民提供了一個特別的解決方案,就是利用非洲蜜蜂來嚇阻大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