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身邊親友面臨困境,感受極大壓力,甚至萌起輕生意念,我們可以怎樣做才幫得上忙?香港大學社工系吳兆文博士早前處理了一宗同學企圖自殺的個案,他的「成功要訣」在哪裏?青少年自殺問題,如何治標治本?他的實踐經驗,值得我們參考。
吳兆文博士: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專攻精神健康社會工作,教學以外兼任本科生宿舍李國賢堂舍監,經常與學生打成一片。註冊中醫師。 |
近月,青年人輕生的悲劇接連發生,大家都很痛心。經常與學生打成一片的吳博士,剛處理了一位同學企圖自殺的個案,他的「成功要訣」在哪裏?
太著意去當個「好人」
個案是這樣的:女學生A永遠覺得自己不夠好,是其他同學的負累,經常需要他人認同,得到了認同卻還是自責不夠好,甚至一無是處;她永遠不會拒絕別人的要求,肩負無窮無盡的責任,令自己承受巨大的壓力。「說到底,她的問題核心在於自我形象,從佛教的角度來看,就是我執。」吳博士說。
幸好,當事人向其他同學隱約透露了輕生意欲,讓吳博士有機會介入輔導。
如何治標?如何治本?
聆聽與陪伴 保持連繫
「當事人表達輕生意圖之後,緊接的一、兩個小時是最危險的階段。」吳博士表示這個時候,身邊的朋友該做的其實很簡單──不要嘗試做任何心理輔導,最重要是耐心的聆聽和陪伴,讓當事人與這個世界保持一種連繫,時間越拖得久,危險便越少,通常兩、三個小時之後,即時尋死的意欲便會消退。
吳博士並引用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The Samaritan Befrienders Hong Kong)Befrienders一字,說明要領。「接聽電話的義工來自不同背景,並不是專業的心理輔導員或專家。他們最重要的角色,是靜心聆聽來電者的說話,陪伴對方,毋須予以任何分析或輔導。」
按個別情況作合適輔導
度過了所謂的即時危險期,便可從治本的方向著手。吳博士強調情緒問題是多樣化的,個案的性質差異很大,須因應個別情況使用不同的方法,例如認知行為治療、婚姻輔導,以至處理生活上的實際問題如債務重組等。
在上述的個案中,為了更客觀地為同學A提供輔導,吳博士把她轉介給大學的心理輔導專家,進行認知行為治療──鼓勵A多表達自己的意見和需要,並要學會「企硬」,在適當的時候拒絕別人的要求,為自己騰出空間,放鬆身心。
從宗教及哲學取經 放下我執
「『我執』往往是自殺的主因。」吳博士說。很多人也猜不到,全球青少年自殺率最高的國家,竟然是紐西蘭,當地人與人之間競爭少,社會福利好,環境安穩,家庭關係通常比較單純;相比之下,很多第三世界國家生活條件差,自殺比率反而偏低,這正好說明外在環境並非最重要的。
吳博士續引用認知治療法始創者貝克(Aaron T. Beck)的「認知三角」(cognitive triad),說明有自殺傾向的人,往往對於「自我」、「世界」和「將來」三個範疇抱持悲觀的態度,當中對自我的看法,尤為關鍵。
「佛學思想當中,放下我執的主張很有治本的作用。」在吳博士擔任舍監的李國賢堂裏,住了一位四肢癱瘓的學生周佩珊,她的客觀身體條件可說是比任何人都要差,但她還是積極樂觀地面對人生。這樣的例子起了積極的示範作用。
「接觸死亡」的衝擊
年輕人正處於積極上進、建立自我的人生階段,叫他們放下我執,談何容易。應該如何製造契機,讓他們反思生命?有些團體申請政府資助到學校辦生命教育,吳博士表示其成效難以衡量,並主張給予青年人「接觸死亡」的直接衝擊:「年輕人最不喜歡聽人家講道理。帶他們到醫院參與臨終關懷服務,或去落後國家體驗生活,親眼看看人在生死邊緣掙扎求存的情況……只有這樣的震撼和衝擊,才有足夠的力量,刺激他們思考『我』活在世上的目的與價值。」
勿標籤情緒
吳博士專攻精神健康社會工作,也是註冊中醫師,提出了一套「五行情志調和」的療法。有別於西方正向心理學把情緒標籤為正與負、並刻意迴避處理所謂的負面情緒,吳博士表示中醫客觀地看待情緒,沒有正負之分,如病因學說,主張「七情為人之常性」,「喜、怒、憂、思、悲、恐、驚」都是必需、自然並存的;中醫重視的是不同情緒之間的生剋,「就像不要偏食一樣,關鍵在於掌控和調節不同情緒,達到平衡。」
當我們自己或親友經歷所謂的負面情緒時,放下正與負的標籤,是智慧的第一步。若引導得宜,「負面」情緒甚至可以帶來益處。吳博士引述例子說:古時一位青年高中狀元,由於過喜引致思想、情緒、行為和健康等不同問題。金元時代名醫張子和應用「恐勝喜」的生剋原則,向狀元說他患了絕症,要盡快回鄉,最後狀元痊癒了,因為過喜的情緒得到平衡。
多做運動 舒展身心
吳博士認為八段錦在抒解情緒方面,功效極大。他表示北京國家體委制定的套式專為老弱病者而設,偏向陰柔,與傳統八段錦講求陰陽平衡的方向不同。這套「香港大學改良版八段錦」由吳博士整合而成,剛柔並濟,簡單易學。詳看博士親自示範。
香港大學改良版八段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