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生活智庫】跑超級馬拉松的時候 大腦調整至更精於覓食

一般在高原或沙漠舉行的超級馬拉松比賽,會要求參加者在五天內走畢250公里。參賽跑手要自備食物、飲料、睡袋和日用品,同時要將負重量盡量減低,是耐力和意志大考驗。科研人員發現,超級馬拉松跑手作賽時,大腦的活動有別於常態,變得「精於覓食」。這項發現提醒我們:危急關頭會激發求生本能。

這項研究由英國羅浮堡大學(Loughborough University)運動及健康科學講師朗文博士(Dr. Danny Longman)負責,結果最近在美國《生物人類學期刊》發表。研究發現,在賽事期間體重下降的跑手,與覓食能力相關的認知功能表現顯著活躍。換言之,當身體能量入不敷支時,這種生理壓力會令大腦作出配合,提升人類找食物補給和求存的動力。

研究對象是參加約旦和斯里蘭卡250公里超馬比賽的48位跑手,研究評估參加者在賽前和賽後的認知塑性,即腦部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包括空間活動記憶、反應速度和情節記憶力三方面。結果顯示,跑手能量水平不足、體重減少時,他們的空間活動記憶力(例如記得儲存食物的位置)、探索地勢和發掘有資源的地點,以及攝取熱量等任務的認知表現都會提升。與此同時,跑手對事件的情節記憶力減弱。

研究人員解釋,身體的能量入不敷支時,我們會視覓食為首要任務,於是大腦作出資源調配,讓身體全力以赴覓食。而大腦處理邏輯思維和決策等高等認知過程,能量需求更大,當身體和腦部爭奪體內有限的葡萄糖和糖原作能源時,身體便作出取捨,暫時闗閉較「耗能」的機能。

至於反應速度,所有跑手對「刺激」的反應時間未見會受能量水平影響,顯示反應能力是人類應對危機的重要本能,不容妥協。

朗文博士指出:「研究結果提醒我們人類的演化旅程,遠古的祖先不時面對食物安全和能量不足的壓力,大腦在進化和能量代謝預算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但人類的認知能力表現如何受身體能量水平影響,是科學家一直未有探討的題目。」

朗文博士在研究中收取的數據。

研究又發現,體重下跌和情節記憶表現變差之間的關連,女性跑手較為明顯。研究報告指差異可能是因為女性懷孕和哺乳都需要身體有穩定的營養供應,因此本能上會儲存較多能量。

有份參與研究的西部大學史托(Jay Stock)教授和倫敦大學學院的威爾士(Jonathan Wells)教授指出,跑手在超馬賽事期間,身體的脂肪和肌肉細胞隨長時間運動而受損,體重因而減輕,供身體陳新代謝用的「資源」耗損,加上水份流失,令體內基質減少,促使腦部作出調整,改變認知表現,以回應外在環境的負面變化。

這種天賦的認知適應力有助人類找到食物,補充體力和營養,增加生存機會。在古代,更強的空間活動記憶有利人類記得哪些地方有優質食物,以及在覓食或捕獵後懂得回家的路徑。

科學家在2020年進行的一項研究指出,大腦對空間的記憶受個人的食物偏好影響。人類對於高熱量和「滋味」食品位置的記憶,比低熱量或甜食位置的更為準確。

分享這篇文章

相關文章

【生活智庫】肯尼亞人象衝突 竟靠蜜蜂化解

大象雖然是受到保育的物種,但在印度、斯里蘭卡或東南亞一些地區,卻不時發生人象衝突,引致人命和大象傷亡。在東非的肯尼亞也不例外,但保育大象組織為當地農民提供了一個特別的解決方案,就是利用非洲蜜蜂來嚇阻大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