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tomize Consent Preferences

We use cookies to help you navigate efficiently and perform certain functions. You will find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all cookies under each consent category below.

The cookies that are categorized as "Necessary" are stored on your browser as they are essential for enabling the basic functionalities of the site. ... 

Always Active

Necessary cookies are required to enable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is site, such as providing secure log-in or adjusting your consent preferences.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data.

No cookies to display.

Functional cookies help perform certain functionalities like sharing the content of the website on social media platforms, collecting feedback, and other third-party features.

No cookies to display.

Analytical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how visitors interact with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help provide information on metrics such as the number of visitors, bounce rate, traffic source, etc.

No cookies to display.

Performance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 key performance indexes of the website which helps in delivering a better user experience for the visitors.

No cookies to display.

Advertisement cookies are used to provide visitors with customized advertisements based on the pages you visited previously and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d campaigns.

No cookies to display.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生活智庫】手寫比打字更能增強記憶和學習能力

以手機和電腦作伴的新世代甚少有書寫的機會,這帶來的影響除了執筆忘字外,原來在記憶和學習方面也較為遜色。一項新近的研究指出,在用筆書寫的過程中,大腦的學習和記憶區較活躍。研究人員提醒教育工作者,注重學生掌握科技應用的同時,也要確保他們懂得拿起筆書寫。

圖片來源:ChristopherDolan/The Time-Tribune
圖片來源:ChristopherDolan/The Time-Tribune

挪威科技大學的腦神經研究團隊招募了36名大學生做實驗。參與實驗者望著屏幕上隨機發出的指示,用筆寫字,或用鍵盤輸入文字。期間,研究人員通過學生頭上的256個小型感應器,監察他們的腦電波,量度腦部的活動狀況。結果顯示,當學生用筆在手寫板上書寫時,其大腦負責記憶和學習的廣泛區域都會活躍起來,參與其中。反觀當學生用鍵盤打字的時候,大腦接收的神經訊息刺激甚微,大腦各區的活動程度不變。

帶領該項研究的腦神經專家柯德莉‧雲達梅教授(Prof Audrey van der Meer)解釋:「人類在執筆書寫的時候,腦部大部分區域都有參與和互相連繫,意味形成記憶和儲存新資訊的活動活躍,理論上可帶來較佳的學習效益。」

由於研究沒有測試參加者對文字的記憶,腦部活動對學習有甚麼具體影響未能確定。

由雲達梅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用腦電波監測學生在寫字和打字時的腦部活動狀況。研究結果早前在期刊《Frontiers of Psychology》發表。(圖片:挪威科技大學)
由雲達梅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用腦電波監測學生在寫字和打字時的腦部活動狀況。研究結果早前在期刊《Frontiers of Psychology》發表。(圖片:挪威科技大學)

雲達梅教授指出:「我們書寫字母時,通過手部和手指活動獲取視覺和有關動作的訊息,這些低頻腦電波訊息對產生記憶和儲存資訊有幫助。簡而言之,寫字牽涉到謹慎的串字過程,需要較多感官參與。」他補充,用手寫板寫字跟用筆和紙,效果理論上是一樣的。

她亦解釋,慣用平板電腦學習的孩子會難以分辨英文字母及其鏡像,像b和d,因為他們沒有體驗過寫出那些英文字母時身體的感覺。

雲達梅教授說:「不同的研究皆證實,學生上課時手抄筆記,吸收知識和記得課堂內容的程度較高。」以往亦有多項研究證明,手寫有助提升串字準確性、加強記憶和概念理解能力。

研究人員建議,教育工作者制訂指引,確保學生在學校接受最起碼的書寫訓練和練習。此外,學校在推行科技教育時,須留意在甚麼條件下學生書寫對學習帶來較大效益。

美國有20多個州已重新訂立小學生必須學習用筆書寫的規定。加州州政府宣佈,由2024年1月開始,公立學校的一至六年級學生必須學習手寫(cursive writing)──當地學校於2010年起停止教授學生書寫。由於欠缺統一的課程指引,美國各州學校各有不同的寫字教學法,一些社區為本的兒童寫字班亦應運而生。

摒棄手寫是進步還是倒退?書寫草書和正楷字體,哪一樣對兒童學習的好處較多?

根據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計劃(OECD)的國際學生評估數據,在15歲學童閱讀能力排名榜上,致力培育STEM的美國排第九位,新加坡和日本分踞首位和第三。

意大利、法國、西班牙和葡萄牙等西歐國家依然廣泛教授學童手寫。意大利有小規模的研究指,教導一年級小學生手寫,可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英國教育當局規定學童必須學寫正楷英文字母,然後再學草書字體。芬蘭和瑞士皆取消了學校的書寫課。

美國匹茲堡大學的職業治療助理教授波林巴指出,一些學童可能會覺得拿起原子筆或鉛筆書寫,較用鍵盤輸入文字更易學和輕鬆。他表示:「手寫對孩子來說較自動,不費勁,而且有利孩子發展視覺和肢體活動技能,從而獲得較佳的學習效果。」

雲達梅教授強調書寫對兒童腦部發展有益:「我們不應讓這一代孩子做白老鼠,去驗證不寫字對腦部的影響。能夠寫出購物清單,或者情信,這都是最基本的。」

分享這篇文章

相關文章

【生活智庫】全球首份AI生成報紙誕生 利弊有待驗證

今年3月18日,意大利報章《頁報》(Il Foglio)新增了四頁特刊,刊載約二十篇報道和三篇社論,涵蓋當日大事、文化、辯論觀點及外交政經議題。然而所有文章均沒有署名,但註明:「本文內容由以人工智能(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