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生活智庫】加州立例 嬰兒食品要檢驗重金屬含量

鑑於嬰兒食品受重金屬污染的情況普遍,美國加州今年初實施新法例,嬰兒食品公司必須每月將產品送檢,監測鉛、砷、鎘和水銀等四種重金屬的含量,並在包裝印上供實時查閱檢測結果的二維碼。由於不少嬰兒食品是跨國銷售的,加州以外的消費者也應該在選購嬰兒食品時,關注重金屬濃度,選購危害嬰兒腦部發展風險較小的產品。

蕃薯和其他根部蔬菜特別容易吸收泥土中的重金屬。(圖片:skaman306/ Getty Images)
蕃薯和其他根部蔬菜特別容易吸收泥土中的重金屬。(圖片:skaman306/ Getty Images)

今年1月1日開始,美國加州實施新法規,要求嬰兒食品公司每月須將在加州銷售的產品作四種重金屬測試。不論是瓶裝、錫紙包裝和盒裝的嬰兒食品,都必須在包裝上加上二維碼,讓消費者掃描後可查閱產品最近的重金屬檢測結果。違者會遭受產品禁售、罰款和注銷登記等懲罰。

該項法例主要是回應民眾的憂慮。美國國會轄下的經濟及消費品政策委員會於五年前調查嬰兒食品的重金屬污染情況,報告指出,市面上的嬰兒產品皆驗出鉛、砷、鎘和水銀,而且濃度超出其他產品的法定安全水平。FDA定出樽裝水可容許的非有機砷水平為10 ppb(10億分之10),鉛鉛和鎘為5 ppb。環境保護署設定飲用水的水銀量不得超出2 ppb。根據2021年的調查報告,接受測試的嬰兒食品樣本含砷水平超出91倍,水銀水平超過177倍,而鎘和水銀則分別高出69倍和5倍。報告明言,該四種具毒性的重金屬危害人的神經系統發展和腦部功能,對嬰兒的智力發展造成永久損害,減低日後的經濟生產能力,以及增加成長後犯罪和反社會行為的可能。

研究食品重金屬污染多年的美國康乃狄克州大學藥劑學教授韋哲(Michael White)指出,市面上的礦物質營養補充劑、營養產品和嬰兒食品普遍含有毒性重金屬。

食品為何會有重金屬?泥土有天然的重金屬,隨著火山的熔岩散佈到各地方。積累了重金屬的岩石和泥土會污染水源,農民用污染的水灌溉或清洗作物,當水揮發後,重金屬會殘留在食物表面。此外,在咖啡豆和可可豆的日曬過程中,食品亦有可能受含重金屬的塵土污染。泥土中重金屬的另一源頭是石化燃料,特別是含鉛汽油和合成肥料。研究指出,番薯、甘筍、肉桂、蘋果和稻米等作物,以及植物性蛋白粉都是相對容易吸取泥土重金屬的食物。

食品公司可以減低產品中的重金屬水平,例如改種污染風險較低的作物,像辣椒、豆、南瓜和青瓜等,開墾沒有污染的田地,以及在水龍頭加裝濾水器等。一些農場近年開始用基因工程和雜交繁殖法改良一些容易受重金屬污染的作物,但這方面的技術尚未成熟。

韋哲教授說,長期攝入重金屬並沒有所謂「安全」的水平,重金屬無處不在是不爭的事實。

美國的食物及藥品管理局今年發出食物製造商指引,訂明用肉類和蔬果製的嬰兒食品可容許的含鉛水平為10 ppb,乳酪、布丁等的要求亦一樣。根部蔬菜和乾製穀類食品則不得含鉛高於20 ppb。指引未有涵蓋奶粉和餅乾等產品。

FDA沒有訂出重金屬的安全攝取量,但當局推出「接近零」(Closer to Zero)的宣傳教育運動,提倡重金屬可免則免。

目前未有科學證據顯示,在一個月內吃多少次含鉛或含砷量輕微超標的食品會有不良影響。不過,長期攝入過量的鉛和砷,會危害兒童的認知發展和骨質。

韋哲教授指出,根據美國《Consumer Report》2018年進行的消費者產品測試,受檢測的50款產品中有33種的重金屬含量達值得關注的水平。研究人員重複測試七種不及格的產品,其中三種的重金屬水平有所下降,另有三種則增加。他補充,抽查只是反映特定批次的產品品質,產品的重金屬水平會隨食材的來源地轉變。

韋哲教授又說,同樣是雞肉製品和米,牌子A的含鉛量比牌子B高,但砷則較少,對消費者而言可能是不容易的抉擇。專家建議家長和照顧者不用過分擔心,避吃植物根部、蘋果和米,相反嬰兒需要多樣化的食物,才可攝取所需營養。

加州的新法規實施後,美國關注兒童產品安全的組織Unleaded Kids曾進行調查,發現受調查的28間嬰兒食品公司中僅有4間符合法例要求。大部分公司的網站未有提供產品重金屬測試數據,或沒有在包裝上印二維碼,要求消費者登入網站,鍵入產品批次編號才可查閱測試結果。

分享這篇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