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大腦麻痺而肢體無法活動的米高.施賢(Michael Sayih)是本屆東京馬拉松的全馬賽項參加者,以4小時19分衝過終點。能夠完成這個壯舉,全靠義工麥仕.勳京(Max Fink)推著他跑。兩人成為了首個完成世界六大馬拉松大滿貫的手推車跑步組合。

今年32歲的米高天生大腦麻痺,腦部發展異常,導致活動能力和姿勢有永久性的障礙。米高的父親占姆(Jim Sayih)接受CBS新聞網的訪問時表示:「米高出生後,很多人建議我送他到院舍。我沒有這樣做,因為我想兒子活得有意義,活得精彩。」
米高自小受爸爸感染,身體的殘障無礙他樂天積極面對人生。他小時候喜歡觀看競跑,有一天他告訴爸爸:「我也想參加。」於是在米高5歲那年,父親帶著他參加了人生第一場競賽,那是陸上兩項鐵人賽。米高坐在手推車裡,占姆推著他跑。他們用特製的單車,可以一起腳踏前行。比賽期間,米高6歲的哥哥全程相伴,手足情深。
占姆說:「我們曾幾次30公里單車賽中失事,我以為米高會被嚇怕。後來,米高的哥哥提出要報名參加5公里跑,沒料到米高毫不猶豫說他也要參加。」
肢體沒有活動能力的米高,如今已擁有數十枚完賽獎牌,占姆也深受感動。他退休前曾當軍人和警察,創立了非牟利組織 Special Compass,幫助殘障人士參與體育競技。不時有殘障小朋友的家長請求占姆用手推車帶他們的孩子跑比賽。占姆說:「我也想應允,可是若然我推其他孩子出賽,米高便只能做觀眾。」
為了不令米高和其他殘障孩子失望,占姆開始招募義工加入手推車跑步的行列。時至今天,該組織有132位義工跑手,他們定期舉辦工作坊,教授手推車跑步的技巧。占姆最新的目標是設立無障礙住宅區,為殘障人士提供方便和安全的生活配套,例如附近有急症室。
長期有馬拉松訓練的麥仕正是經Special Compass認識米高父子。他報名參加了Special Compass在佛羅里達州南部舉辦的5公里比賽,獲配對與米高參賽。麥仕在傳媒訪問中分享:「我推著米高跑,完成了一場又一場比賽,像上癮一樣,我從中得到前所未有的滿足感。」
很多人以為米高坐在手推車裡,沒有「出力」。麥仕解釋,無論是訓練、比賽或處世,米高的堅毅不撓態度都給他無比的激勵:「有一次,我們在墨西哥作賽時,天降傾盆大雨,米高的椅在我的單車後方,車胎轉動激起的水持續四小時噴在米高臉上,我要為他戴上槍擊面具擋雨。我在單車上每次回頭查看,他總是豎起拇指。」
米高和麥仕的相遇,似是天意。麥仕深信是母親在天之靈的心意,他說:「我媽媽活力充沛,關心別人多於自己。她總是以正向思維待人接物。我感覺米高和占姆活出了我媽媽的人生態度。」麥仕的母親於六年前因乳癌離世,他和妹妹選擇一起參加紐約馬拉松,藉此悼念母親。麥仕記得,在他6歲那年,媽媽也跑過紐約馬拉松。
麥仕與米高由跑步夥伴變成好朋友。麥仕說: 「米高總是微笑,然後問:麥仕你OK嗎?我知道他的意思是我腳步放慢了。」麥仕當年在紐約馬拉松終點向現在的太太求婚,米高也有幫忙。在麥仕的婚禮中,米高是伴郎。
這個二人組愈戰愈勇,決心要完成世界六大馬拉松。由於美國以外的國際賽事大部分都不接受手推車組合參賽,兩人擔當倡導者的角色,游說賽事主辦單位修改規則。
由2021年起,他們先後完成了芝加哥、紐約、波士頓、倫敦和柏林五地的馬拉松。今年東京馬拉松首度接受跑手推著輪椅或肢殘人士代行車參加,3月2日,米高和麥仕完成了這場馬拉松,兩人的大滿貫目標終於達成。
米高表示:「能夠完成多場國際馬拉松,是奇妙的體驗。在比賽裡,我感覺輪椅消失了,我自己在跑!」麥仕聽到米高這樣說也感動不已,說:「你要把我弄哭了。」
完成六大馬的意義是甚麼?米高說:「我想告訴大家,傷健人士可以建立友誼,一旦有了友情基礎,我們都變得更強大,能夠完成非比尋常的事!」
兩人的下一個目標是夏威夷的國際三項鐵人賽,以及新加入成為世界第七大馬拉松的悉尼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