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tomize Consent Preferences

We use cookies to help you navigate efficiently and perform certain functions. You will find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all cookies under each consent category below.

The cookies that are categorized as "Necessary" are stored on your browser as they are essential for enabling the basic functionalities of the site. ... 

Always Active

Necessary cookies are required to enable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is site, such as providing secure log-in or adjusting your consent preferences.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data.

No cookies to display.

Functional cookies help perform certain functionalities like sharing the content of the website on social media platforms, collecting feedback, and other third-party features.

No cookies to display.

Analytical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how visitors interact with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help provide information on metrics such as the number of visitors, bounce rate, traffic source, etc.

No cookies to display.

Performance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 key performance indexes of the website which helps in delivering a better user experience for the visitors.

No cookies to display.

Advertisement cookies are used to provide visitors with customized advertisements based on the pages you visited previously and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d campaigns.

No cookies to display.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生命啟廸】人文人像攝影比賽得獎作品 展現美善和生命韌度

應對挑戰的韌力、人性的善美,對多元和差異的包容,這些抽象概念如何形象化表現出來?出版至今170年的《英國攝影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Photography)主辦「人文人像攝影獎」比賽,鼓勵大家用攝影展示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經歷。這一屆的得獎名單剛於6月中出爐。參賽作品都是富有普世人文價值的拼圖塊。

這幀入圍作品名為《全年都是夏天》,攝影師在巴西一個基層社區發現有人經營土炮式的日光浴場。(攝影:Dalila Coelho)
這幀入圍作品名為《全年都是夏天》,攝影師在巴西一個基層社區發現有人經營土炮式的日光浴場。(攝影:Dalila Coelho)

這一屆「人文人像攝影獎」的主題是韌力。主辦單位在公佈賽果的新聞發佈中指出:「過去幾年,新聞標題充斥著悲劇和荒謬,戰爭、示威和暴力的影像氾濫。比賽作品展現出世界上各個文化、社區和人民悲歡離合的經歷,提醒我們在這分崩離析的世代要團結,同時不忘人類正為有史以來最大的挑戰,包括環境和個人權利而奮戰。」

《戰壕的早餐》

攝影: Anya Tsaruk
攝影: Anya Tsaruk

烏克蘭攝影師安也澤域(Anya Tsaruk)在俄烏戰爭期間回到家鄉,用鏡頭記錄家人和朋友的生活,細膩地展現出烏克蘭人的生活面貌。她要告訴世界:「大家理所當然地接受西方傳媒描劃的烏克蘭,那是過度簡化和定型的受害者。我想展現烏克蘭的另一面。」

《解放足球運動的女子》

攝影:Sam Riley
攝影:Sam Riley

伊斯美(Iqra Ismail)是在英國出生的索馬里人,8歲開始參與足球訓練,19歲成為黑人成就獎最年輕得主。她現年22歲,是足球運動員、教練兼球會總監,亦積極提倡體壇共融。她創辦了Hilltop足球會,歡迎弱勢社群和少數族裔參與,包括伊期蘭教婦女。她知道自己如果留在家鄉,作為女孩,不可能有機會踢足球。

《喪子母親的寛恕》

攝影:Wouter le Duc
攝影:Wouter le Duc

新聞工作者占士科尼(James Foley)於2014年被ISIS(伊拉克和沙姆伊斯蘭國)公開殘殺,他的母親戴安(Diane Foley)寫了《美國母親》(American Mother)一書,講述她與有份殺害兒子的一位ISIS成員見面,談到寛恕,以及美國政府營救人質行動為何失敗。攝影師里特(Wouter le Duc)讀過她的書深受感動,主動聯絡戴安傾談,邀請她接受拍攝。里特說「我們分手時,她跟我說:願主保祐我。我沒有宗教信仰,但我深刻感受到她散發的溫暖。」

《感恩我在這裡》

攝影:Aneesa Dawoojee
攝影:Aneesa Dawoojee

八旬長者艾倫(Eglon)1958年由牙買加移居英國,最初在倫敦一間食品工場打工,作為「疾風世代」(Windrush generation),生活好不容易。他表示:「看到世界各地受苦難的人,我知道身在英國已算幸運。」「疾風世代」指1944年至1971年間,由加勒比海的英國殖民地移居英國的人和其後代。他們基於種族原因受到歧視和不公平對待,在英國生活多年也無法取得居留權。英國政府2018年4月推出極嚴苛的遣返政策,「疾風世代」首當其衝。

《為文化傳承而舞》

攝影:Alex Kurunis
攝影:Alex Kurunis

倫敦民族舞蹈團的三位舞蹈員在推廣源自玻利維亞中部地區、哥查班巴(Cochabamba)的Salay舞。這種輕快舞蹈的動作模仿農民收割農作物和撒種子。全球有370個Salay 舞團,玻利維亞在2019年宣布將Salay列為受保育的文化遺產。

《我們是相連的》

攝影:Niamh Barry
攝影:Niamh Barry

攝影師尼瑪巴利(Niamh Barry )拍攝的對象都是都柏林同志社群的活躍成員。她對這社群很有歸屬感:「在愛爾蘭的同性戀社群裡,每個人都是相連的,也是全世界同性戀社群的一部分。這個社群就像電話線,把我們接連其他社群,傳達訊息,令所有人彼此連結。」

《重獲學習的權利》

攝影:Juliette Cassidy
攝影:Juliette Cassidy

非牟利組織Skateistan在阿富汗第四大城市馬扎里沙里夫(Mazar-e-Sharif)的一間學校舉辦滑板班,攝影師應邀拍攝。Skateistan向兒童推廣滑板運動,藉此作賦權教育,提升孩子的維權意識。在阿富汗、柬埔寨和南非,迄今有超過2,500名年齡介乎6歲至17歲的兒童和青少年參與過Skateistan的課程。在阿富汗,難得有半數參加者是女孩。在塔利班統治下,女童近乎沒有接受教育的機會。

攝影比賽的評審由國際著名的攝影編輯、美術博物館代表、新聞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組成。30張得獎作品將會在英國倫敦、印度海德拉巴和波蘭羅茲的美術館作巡迴展覽,並印製成《人文人像攝影集》(The Portrait of Humanity Vol. 6),現接受預訂。

分享這篇文章

相關文章

【生活智庫】全球首份AI生成報紙誕生 利弊有待驗證

今年3月18日,意大利報章《頁報》(Il Foglio)新增了四頁特刊,刊載約二十篇報道和三篇社論,涵蓋當日大事、文化、辯論觀點及外交政經議題。然而所有文章均沒有署名,但註明:「本文內容由以人工智能(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