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tomize Consent Preferences

We use cookies to help you navigate efficiently and perform certain functions. You will find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all cookies under each consent category below.

The cookies that are categorized as "Necessary" are stored on your browser as they are essential for enabling the basic functionalities of the site. ... 

Always Active

Necessary cookies are required to enable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is site, such as providing secure log-in or adjusting your consent preferences.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data.

No cookies to display.

Functional cookies help perform certain functionalities like sharing the content of the website on social media platforms, collecting feedback, and other third-party features.

No cookies to display.

Analytical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how visitors interact with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help provide information on metrics such as the number of visitors, bounce rate, traffic source, etc.

No cookies to display.

Performance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 key performance indexes of the website which helps in delivering a better user experience for the visitors.

No cookies to display.

Advertisement cookies are used to provide visitors with customized advertisements based on the pages you visited previously and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d campaigns.

No cookies to display.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既是理髮師,又是又是輔導員 在黑人社群提供文化友善的精神健康支援服務

祖籍尼日利亞的米治(Mitch Momodu)在英國倫敦北部依斯靈頓市經營理髮店。去年底開始,他除了用梳子、剪刀和剃刀為顧客理髮以外,還多了一項特別任務──提供「情緒急救」和精神健康輔導服務。

米治在他的理髮店工作。 圖片: David Levene/The Guardian

現年40歲的米治參加了由依斯靈頓市政府推出的精神健康先導計劃,為年輕黑人理髮之餘,還擔任社區精神健康輔導員。他記得小時候跟叔叔到傳統的牙買加式理髮店,裡面有不同世代的哥哥和叔伯在理髮剃鬚和聊天。他說:「英國人去酒吧,也不只是飲酒,他們還會聊天,談工作、愛情、家庭等等。黑人社群沒有酒吧文化,而理髮店正是發揮酒吧功能的社交場所。」

依斯靈頓市目前有五位精神輔導理髮師,米治是其中一位。他們都接受過專門培訓,學習聆聽案主的精神健康問題,以及掌握溝通、識別案主需要和有否急切介入需要的技巧,並會轉介他們尋求適切的支援。

「通過這個計劃,我可能在理髮店接觸到一些需要精神健康支援的年輕人。早些識別他們,就可以早些介入,幫助他們解困。」育有一名兩歲兒子的米治又說,不時會跟找他理髮的年輕爸爸傾談,分享育兒心得。「有些父親跟我說,他們與子女的溝通出現問題。」

參加了計劃的兼職理髮師李查約翰遜(Richard Johnson)說:「黑人不是害怕開放自己,我們都很樂意表達個人感受。來找我理髮的人,有心情好的,也有心情壞的。有些人可能持有害怕被審判的心態,害怕求助會被迫服用不對勁的藥物或被關進療養所。」

圖片:Positive.News

李查說「與理髮師傾談」的服務使用者離開理髮店時,都會因為自覺形象提升了而感覺良好,他們都喜歡這服務,大部分人都會再次「光顧」。

另一位參加計劃的圭亞那籍理髮師埃夫羅(Ivelaw King)認為,男士都想做男子漢,沒有男人願意自認「我很軟弱」。這正是很多男人遇到情緒困擾也不願尋求協助的原因。埃夫羅表示:「來理髮的人,就是想外觀看起來更有男子氣概。他們一旦跟我熟稔起來,就願意開放自己,談財政困難、不如意的婚姻、管教孩子的煩惱等生活難題。鼓勵他們說出困難,正是計劃希望達致的效果。」

圖片:Positive.News

根據依斯靈頓市政府的統計,沒有上學的兒童之中有三分二是黑人。英國有六成非洲和加勒比海國家裔的黑人表示,感覺因種族而遭受到無禮和不受尊重的對待。而這種差別對精神健康構成影響。英國男性黑人患上嚴重精神病的比率是男性白人的17倍。男性黑人由警方或刑事審訊程序轉介至精神病院的比率比男性白人高出4倍;黑人接受心理輔導和治療的比率也較低。

在新冠肺炎第一波後,黑人社群在醫療保健方面受到不平等對待的情況浮現,市政府遂通過聚焦小組,與黑人共同設計出這項精神健康支援計劃。 計劃由國家衛生部門和遏止暴力個案的部門合辦,為期三年,耗資160萬英鎊。項目經理指出,將理髮店和輔導結合的服務模式,為有需要的人提供了安全的環境,讓他們傾訴和取得適切的支援和轉介。

計劃除了理髮店服務之外,還包括其他三部分:以學校為本的「做男子漢」計劃,全職輔導員在四間中學駐校,為健康欠佳、遭受暴力對待和排斥的黑人青少年提供小組支援和一對一輔導;「提升」資源中心(The Elevate Innovation Hub),由醫護人員、心理學家和治療師等組成跨專業領域隊伍,為有需要的11至25歲黑人青少年提供介入方案。另外,計劃為警察、社會工作者及學校教職員提供有關黑人社群文化的培訓和實務工作的指引。

分享這篇文章

相關文章

【生活智庫】全球首份AI生成報紙誕生 利弊有待驗證

今年3月18日,意大利報章《頁報》(Il Foglio)新增了四頁特刊,刊載約二十篇報道和三篇社論,涵蓋當日大事、文化、辯論觀點及外交政經議題。然而所有文章均沒有署名,但註明:「本文內容由以人工智能(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