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tomize Consent Preferences

We use cookies to help you navigate efficiently and perform certain functions. You will find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all cookies under each consent category below.

The cookies that are categorized as "Necessary" are stored on your browser as they are essential for enabling the basic functionalities of the site. ... 

Always Active

Necessary cookies are required to enable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is site, such as providing secure log-in or adjusting your consent preferences.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data.

No cookies to display.

Functional cookies help perform certain functionalities like sharing the content of the website on social media platforms, collecting feedback, and other third-party features.

No cookies to display.

Analytical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how visitors interact with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help provide information on metrics such as the number of visitors, bounce rate, traffic source, etc.

No cookies to display.

Performance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 key performance indexes of the website which helps in delivering a better user experience for the visitors.

No cookies to display.

Advertisement cookies are used to provide visitors with customized advertisements based on the pages you visited previously and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d campaigns.

No cookies to display.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新聞脈搏】共享概念席捲全球,單車可以共享,房子可以共享,日本全新的育兒概念倡共享育兒,締造全新家庭形態。

共居房屋裡的成員(左起)栗山和典,三木美希,小野真彰,栗山的孩子,安倍玉枝,栗山直美

不僅是分享房屋

位於日本涉谷的「Cift」不單是一座共享房屋,更加是一個社會實驗計劃,來自不同背景的住客一起工作和共同生活。

神田太太育有一名一歲兒童,當她的丈夫出差時,她會住在Cift,與其他住客分享家務和育兒責任。

作為一位24歲單親父親,工藤先生分享成員如何共享撫養孩子的經歷。他說任何成員也有責任替小孩換尿布和哄小孩入睡,他自己也努力透過孩子來學習。

在「Cift」,每兩個家庭住在一起。他們有的是單親父母,有的是夫妻。石川先生表示:「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找不到可靠的人,令人感到焦慮,但在Cift生活,我獲得了精神和心理安全。」

石川續道:「21世紀全新育兒方法應該以孩子為主角,父母是支持者,我想與其他人一起思考如何育兒。一個富創意而且對兒童友好的人,可以為孩子帶來很多。」

 

現在,「Cift」有12名住客,包括遊戲創造者、宣傳人員、政治家秘書、廣告公司員工、大學生,還有0歲的小孩。有一個五個月大的兒子的栗山直美和丈夫栗山和典是「Cift」成員,他們婚前也有入住共享房子的經歷,婚後和生了小孩後繼續選擇入住共享房子。

安倍玉枝希望與別人共居,因為她覺得獨自生活很孤獨。栗山直美認為共居者可以分擔家務是共居其中一個吸引之處,「如果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家務,而不是一個人要同時兼顧洗滌、打掃和烹飪,做家務便變得容易得多了。若撫養孩子也可以這樣分擔,不是也很好嗎?舉個例子,如果一個家長可以帶孩子,其他家長去上班,但負擔家務不是很有趣嗎?」

直美表示:「我還不知道共居對孩子成長會否有很好的效果,但我覺得對身為母親的我是非常有利。帶孩子有時令我喘不過氣來,早上和孩子在一起時還可以很開心,但到了晚上,我已經十分疲倦,甚至感到厭倦孩子。若這個時候,另一個人回來和我們一起玩,孩子們會很高興,我也會感到放心。第二個好處是我不會被社會孤立。我帶小孩時,整天只關心孩子的飲食,便便等等……但當其他共居者下班回來,我可以跟他們談論最近的新聞和工作,並了解世界的趨勢。我可以和其他人進行良好交流,對我來說,是美妙的改變。」

表明自己不是很喜歡小孩的安倍在孩子的父母有事要忙,會「小心翼翼地照顧孩子」,「我覺得照顧其他共居者的孩子好像在照顧親戚的孩子,我認為分享屋子就是這一種感覺。雖然我不是很喜歡小孩,但看到孩子天天長大,感覺非常有趣。」

直美非常感激甚他共居者幫忙照顧孩子,「當有人替你看孩子一會兒,父母可以做很多事情。」

相見好,同住難 – 與不同背景的人一起居住,不會有很多爭拗嗎?

直美表示居民基本上是朋友或朋友的朋友,大家事先會了解對方的需求,然後才搬進來,所以不會起爭執的。

安倍則認為這是共享房子的精神,共居者學習彼此容忍,因為共享不是一對一,而是大家。但是當我和10個人住在一起,而其中三個總是把襪子亂扔,我會想到世界上約有30%的人把襪子亂扔,並意識到亂扔襪子不是「邪惡」而是「差異」,我可以變得寬容。若果這差異存在兩夫婦之間,我可能會感到更沮喪,但我住在十個人之中,所以我反而認為這是某些人的特點。

共居房子是「家」嗎?

直美感覺共居者是「像家人一樣的人」,家人有點太親,應該是親戚。安倍認同,「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很好的『堂妹』。」安倍則表示已經共居房屋已經有一種「家」的感覺。

分享這篇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