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tomize Consent Preferences

We use cookies to help you navigate efficiently and perform certain functions. You will find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all cookies under each consent category below.

The cookies that are categorized as "Necessary" are stored on your browser as they are essential for enabling the basic functionalities of the site. ... 

Always Active

Necessary cookies are required to enable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is site, such as providing secure log-in or adjusting your consent preferences.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data.

No cookies to display.

Functional cookies help perform certain functionalities like sharing the content of the website on social media platforms, collecting feedback, and other third-party features.

No cookies to display.

Analytical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how visitors interact with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help provide information on metrics such as the number of visitors, bounce rate, traffic source, etc.

No cookies to display.

Performance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 key performance indexes of the website which helps in delivering a better user experience for the visitors.

No cookies to display.

Advertisement cookies are used to provide visitors with customized advertisements based on the pages you visited previously and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d campaigns.

No cookies to display.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生命啟廸】我們的起跑線,就是沒有起跑線:三個憑信念活出人生意義的故事

文:郭湄湄 圖:全球華人基金會、Tim Liu

「贏在起跑線」這句說話,背後預設了甚麼人生價值觀,大家有想過嗎?在商業社會中,很多人習慣以學歷或財富來判斷一個人是「贏」或「輸」。如果人生總是在競賽中渡過,這樣的生活,真的談得上是美好和幸福嗎?

幾個月前,幾位來自各方的藝術家,和大澳佛教筏可紀念中學的學生同台演出,為觀眾泡製了兩場感人的演出。儘管有很多難忘的記憶,這篇文章只以「起跑線」為焦點,選了兩位表演嘉賓和一位同學的故事,希望為讀者提供一個「沒有起跑線」的視角。黃家正、徐偉賢和玉樺同學的經歷,說明在追夢的過程中,起跑線絕不會決定一切。究竟他們要和同學和觀眾們分享甚麼信息?大家讀後便有自己的體會……

黃家正:活出自己的主場

黃家正,人稱「音樂神童丶人生贏家」,年紀輕輕已獲獎無數,卻坦言自己「甚麼都不是」,只是一個想做好自己,追尋生命意義和價值的人。十年前某一天,他起床看著窗邊數十座獎杯,心想:「這些榮譽除了帶給我更多傲氣,對我還有甚麼助益呢?」然後便毅然丟棄所有獎杯。

黃家正:「若別人說人生是一場競賽,那麼目標就是勝出。那給你勝出了,又如何呢?」
黃家正:「若別人說人生是一場競賽,那麼目標就是勝出。那給你勝出了,又如何呢?」

黃家正成功演繹如何不受他人的目光和步伐影響,認識自我,活出自己的一片天。他能活得自在,是基於這樣的信念:「無論你在社會處於甚麼位置,出生於甚麼家庭,別人都會你定型,以便理解你是甚麼人,用他們的尺量度你在社會的價值。在別人給你的標籤下成長,永遠不能找出屬於你的主場,因為你的天地在於你的夢想,你的價值,你存在的意義。」

獎杯,對很多人來說是夢寐以求的榮譽,也是「贏家」的表證。然而,對黃家正來說,它們除了徒增自己的氣焰外,一無是處。他真正在乎的,是「認識真正的自己,抱著愛去理解社會,打開懷抱明白別人,從內到外活著,不枉此生」,而不是「沉醉於鎂光燈下尋求認同,窮一生在比賽追著人家屁股跑。」他雖是在他人眼中「贏在起跑線」的勝利者,卻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大家人生不是一場比賽,生活還有別的選擇:忘記他人的標籤,找到自己的天地,用心投入,親手為它賦予獨一無二的價值。

徐偉賢:「感謝上帝沒有為我設甚麼起跑線,只在我生命中設下很多加油站,為我打氣,鼓勵我忘記背後,努力向前。」
徐偉賢:「感謝上帝沒有為我設甚麼起跑線,只在我生命中設下很多加油站,為我打氣,鼓勵我忘記背後,努力向前。」

徐偉賢:音樂的意義在於分享

唱作歌手徐偉賢,小時候家境貧困,中學成績不理想,時常自覺比不上他人:「為何人家的房子比較漂亮?為何我長得這麼矮?如果可以長高一點,就不會那麼容易給其他同學欺負!」手指曾被電擊,被燒熔的蠟燒傷,也試過被猛力關上的門撞傷,想不到長大後還可以用雙手彈鋼琴,從彈琴中找到自己的價值。

考入演藝學院音樂系之後,卻遇上重重阻攔。期望越大,壓力越大,令他反而失去享受音樂的心,加上未能掌握老師的教導,信心一下子跌到谷底。

挫折令他覺察到自己不開心,是因為過分重視別人的看法和評論。他終於領悟到,「音樂的意義不在於炫耀,而在於和別人分享!」從此對自己的價值有新的定位,如釋重負,豁然開朗。要是他一直將創作看成「勝過他人」丶「炫耀自己」的工具,當日悲觀丶自卑的男孩,可能就不會變成今天創作勵志歌曲鼓勵別人的音樂人。

玉樺:毋須贏在起跑線,只要跌下來,能夠再站起來

佛教筏可紀念中學畢業生玉樺在一個貧窮的家庭長大。她最初想不到「比人差」的自己,竟可以幫到別人。進入筏可中學之後,她就開始當義工,探望大澳的老人丶協助籌辦活動,為復康力量賣旗,到特殊學校探訪視障的孩子,還親往國內清遠山區義教。她獲得的,是「優勝劣敗」的競爭邏輯下無法解釋的友誼——與服務對象,從彼此不相識,到離別時難捨難離,建立了她無法形容,卻無比珍惜的友誼。她深信「用心待人,別人真的會知道的。」

玉樺:「人生,真的不需贏在起跑線,只要跌下之後,能夠再站起來。」
玉樺:「人生,真的不需贏在起跑線,只要跌下之後,能夠再站起來。」

有一回,離開山區的那一剎那,她立下志願,將來要當幼稚園老師,把這份意義延續下去。她以自己的生活,為成功下了新的註腳:「人生,真的不需贏在起跑線,只要跌下之後,能夠再站起來。」玉樺以親身經歷告訴別人:人生沒有起跑線,因為人生壓根兒不是,也不應是一場比賽。

參考資料
全球華人基金會(2016),《我們的起跑線》,全球華人基金會出版。

分享這篇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