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新聞脈搏】真正薯條大國比利時要拯救French fries!面對滯銷,有甚麼辦法?

在比利時西部穆斯克龍(Mouscron)市的梅迪貝爾(Mydibel)公司,東主喬莉(Jolien Mylle)正為公司的業務憂心忡忡。新冠肺炎蔓延全球,很多國家都限制國民外出,餐廳食肆的生意大減,各種食材的供應商亦大受影響。

梅迪貝爾由喬莉的祖父創辦,一家三代經營薯條出口生意。她原本想當一位藥劑師,後來決定協助打理家族生意,現時專門負責市場研究。她說:「我們7成的生意是餐館。現時很多食肆倒閉,我們的銷路亦大跌。」她又說:「我最擔心是供貨給我們的農戶,他們是我的商業伙伴。」

由於現時馬鈴薯銷量大減,業界已分別向歐盟和比利時政府尋求協助。

比利時馬鈴薯貿易和加工產業協會Belgapom秘書長科爾斯(Romain Cools)說:「這是馬鈴薯產業第一次破天荒向政府求援。」協會正與超市合作,開展一個全國性的宣傳運動,鼓勵人們每周多吃一次薯條,或多購一份薯條。

科爾斯說,現時比利時全國約有75萬公噸的馬鈴薯的存貨,假如到六月底時急凍薯片仍沒法出口,就可能會變壞。業界正在盡全力想辦法處理生產過剩的馬鈴薯。例如最大生產商之一「Pomuni」正與地方政府合作,每星期捐出約25公噸的馬鈴薯到全國各地的460間食物銀行。

比利時是全球馬鈴薯產品出口大國,每年向世界 100 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超過 150萬噸的馬鈴薯和加工製品,總產值達21億美元。薯條更是比利時引以為傲的食品。

比利時歷史學家喬‧杰拉德(Jo Gerard)宣稱,薯條大約在公元1680年代出現。他說,在1980年代中期在家鄉發現了一本1781年的家族日誌,當中提及在公元1680年代,在現今比利時境內那慕爾(Namur)地區的居民,常將河邊撈到的小魚與馬鈴薯同吃。當冬天河面結冰沒有魚獲時,當地居民就把馬鈴薯切成像小魚的形狀,下油鍋炸,慢慢演變成現今的薯條。

據說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駐紮在比利時的英軍與美軍第一次品嚐到薯條,誤以為薯條為法國食品,便稱之為「French fries」。

不過比利時的食物歷史學家皮埃爾‧勒克萊爾(Pierre Leclercq)卻認為,馬鈴薯要遲至1735才傳入比利時,而且當時的油非常昂貴,窮人不會用油來炸薯條,因此杰拉德的說法並不成立。

有些人認為,薯條是來自18世紀後期的法國巴黎新橋(Pont Neuf)上小販售賣的一種油炸圓形馬鈴薯角,稱為新橋之薯(pomme Pont-Neuf),顧客多是往劇場賞劇的觀眾。

然而,無論如何,薯條仍是比利時人最愛吃的食品,全國1,150萬人口,單是售賣炸薯條的外賣店已有超過5,000間。2016年11月,比利時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為將比利時薯條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但至今仍未有定案。

分享這篇文章

相關文章

【生活智庫】肯尼亞人象衝突 竟靠蜜蜂化解

大象雖然是受到保育的物種,但在印度、斯里蘭卡或東南亞一些地區,卻不時發生人象衝突,引致人命和大象傷亡。在東非的肯尼亞也不例外,但保育大象組織為當地農民提供了一個特別的解決方案,就是利用非洲蜜蜂來嚇阻大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