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新聞脈搏】母獅「收養」幼花豹!共建家庭,親情跨越物種,令人暖心。如果小花豹沒有生病,結果會是怎樣?

在野外生活的獅子和花豹各有天地,通常不會和睦相處。然而,事情總有例外。在印度,一頭母獅收養了一頭約兩個月大的小花豹,獅子家庭和小花豹更共度一段溫馨的時光。

明尼蘇達大學的學者和印度古吉拉特邦(Gujarat)吉爾國家公園(Gir National Park)的保育人員,今年2月21日在線上學術期刊《生態圈》(Ecosphere)發表的一篇論文,報道了公園內的一頭母獅「收養」了一頭初生花豹,成為野生動物跨物種收養的罕見案例,顯示大型的肉食動物,亦會關懷幼小的非同類動物。

約一年前,這頭母獅收養了一頭約兩個月大的藍眼小豹。研究人員在長達1個半月的時間觀察到,母獅對小豹視如己出,像照顧自己孩子一樣照顧著牠,給牠哺乳、和牠分享獵到的肉。幼獅也對這個長有斑點的瘦小「兄弟」非常友善,「母子」會一起漫步、爬樹。

研究人員拍得的一張相片,小花豹伏在體型比牠大一倍的幼獅頭上,彼此看來相處得很好。研究動物行為的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博士研究生查克拉巴提(Stotra Chakrabarti)說:「這個情景就如年長的兄長和較弱小的弟弟相處一樣。」

2018年12月,吉爾國家公園保育人員在園內發現小豹與一群獅子在一起,初時以為只是暫時的情況,及後發現這種狀況持續了一段時間,於是在母獅和幼花豹出沒的地點裝設了攝錄機,觀察牠們的活動。45 日後,研究人員在2019年2月11日發現了幼花豹的屍體,估計牠們至少一同生活了29天。

研究人員未有在小花豹身上發現任何傷痕,因此推斷小花豹並非被殺害。經檢驗後,幼花豹是死於股疝。

查克拉巴提表示,他在吉爾國家公園從事研究已經7年,這是首次見到這種情況。他認為,若這個獅子家庭再與家庭以外其他成年獅子增加互動,小豹可能會被認出來,可惜小豹未及長大就因病死亡,無法進一步驗證。

海獅和海豹都有收養幼年同類的情況,但跨物種的收養則較為罕有。

在研究文獻中,至少出現過兩宗跨物種的「收養」個案。2004年,一組研究人員在巴西皮奥伊州(Piauı)一處森林發現一頭初生的狨猴(Marmoset)與一群捲尾猴(capuchin monkey)一同生活至少了14個月。2014年,《動物行為學(Ethology)》期刊登載一篇研究,講述研究人員在法屬波利尼西亞(French Polynesia),發現一條寬吻海豚(Bottleneck Dolphin)收養了一條瓜頭鯨(melon-headed whale)。

曾參與狨猴研究的巴西聖保羅大學教授帕翠亞‧伊薩爾(Patricia Izar)認為,母獅因為賀爾蒙的轉變,因而能與小豹建立親密的連繫。

查克拉巴提又說,不同貓科動物的行為,其實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牠們玩耍、喵叫和想吃奶時的表現都十分相似,直至牠們長大,物種的分別才顯現出來。對母獅來說,這些共同點可能蓋過了小豹氣味、體型和皮毛有斑點的特徵。

分享這篇文章

相關文章

【生活智庫】肯尼亞人象衝突 竟靠蜜蜂化解

大象雖然是受到保育的物種,但在印度、斯里蘭卡或東南亞一些地區,卻不時發生人象衝突,引致人命和大象傷亡。在東非的肯尼亞也不例外,但保育大象組織為當地農民提供了一個特別的解決方案,就是利用非洲蜜蜂來嚇阻大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