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的諾貝爾獎陸續公布,其中生理學或醫學獎,分別由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病毒學家哈維‧詹姆斯‧奧爾特(Harvey J. Alter)、洛克菲勒大學病毒學教授查理期‧賴斯(Charles M. Rice)和加拿大阿爾伯特大學生物化學家米高‧霍頓(Michael Houghton)三位共同獲得,以表彰他們在發現丙型肝炎病毒方面作出的貢獻。
丙型肝炎病毒是毒性非常強的病毒,它可能導致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諾貝爾委員會說,他們的研究對全球對抗肝炎的努力有莫大貢獻,因為丙型肝炎對全球人類構成健康威脅,而他們透過找尋肝炎的來源,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
肝炎有長久的歷史,遠在5,000年前古埃及,一種在尼羅河蝸牛身上寄居的血吸蟲(Schitosoma),會透過污染的河水進入人體肝臟,引發炎症。1967年,美國科學家巴魯克‧塞繆爾‧布隆伯格(Baruch Samuel Blumberg)發現乙型肝炎病毒,並因此而獲得1976年的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
到了1970年代,醫學界已發現甲型肝炎是通過污染的水或食物傳播,乙型肝炎則透過血液和體液傳播。
當時,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哈維‧奧爾特和研究團隊開始研究輸血患者的肝炎發病率。由於乙型肝炎病毒已可透過驗血發現,因此理論上能防止輸血者受感染;但奧爾特發現,經過篩查後,仍然有不少的病例感染了輸血性肝炎,這意味著,有一個神秘的病毒隱藏在幕後,他們稱這個神秘的病毒稱為「非甲、非乙型肝炎」(non-A non-B hepatitis)。
奧爾特將帶有這種神秘病毒的血漿注射到黑猩猩身上,發現黑猩猩也受到感染。他和同事應用了所有分離病毒的技術,希望尋找病原體,經過10多年的努力,始終無法將病毒分離出來。
1989年,在加州生物技術公司Chiron任職的生物化學家邁克爾·霍頓(Michael Houghton)和他的同事合作,從感染肝炎黑猩猩血液中的核酸中提取了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簡稱RNA )片段,拼出這個病毒的基因序列。霍頓將研究成果在《科學》(Science)期刊發表,並將新病毒命名為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然而,有關丙型肝炎病毒謎題的另一關鍵部分尚未得到解答:單是病毒就能導致肝炎嗎?為了回答這個問題,科學家們必須研究,病毒是否能夠複製並導致疾病。
時任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分校的研究員查理期‧賴斯,為丙型肝炎病毒補上了最後一塊拼圖。
賴斯的研究小組注意到,在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組末端有一個此前未被識別的區域,他們懷疑該區域可能對病毒複製很重要。賴斯通過基因工程,製作出丙型肝炎病毒的核糖核酸,並把它注射到大猩猩體內,發現大猩猩感染了肝炎,證實的確病毒是引發神秘肝炎的元兇。
1997年,賴斯在《科學》(Science)發表了團隊的研究成果,此時距離1989年霍頓所發表的病毒報告已經過去了8年,距奧爾特在1978年發現丙型肝炎已經19年,而距1970年奧爾特初次探索性研究已經長達27年。這一趟有關丙型肝炎的探索之旅,經三位研究員以接力方式方告完成。
醫學界現時已經有敏感度極高的血液檢測方法,也研發出對抗丙肝病毒的藥物。奧爾特說:「1997年以後,我們再沒有看到過一宗因輸血感染丙型肝炎的病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