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加油資源】最新精準醫療有效幫助女性防治乳癌: 基因檢測有助判斷能否免除化療、3D造影判別早期乳癌更加準確

乳癌是香港女性健康最大的威脅之一,每15名香港婦女中,就有一人會罹患一次乳癌。患癌往往已經叫人手足無措,女士患上乳癌更是身心受極大困擾。

治療乳癌的方法有很多種,當中以化療副作用最大,最叫人害怕。惟以往因治療技術所限,患者即使接受了手術或電療,為安全起見仍需接受化療以防乳癌復發。

隨着精準醫療的發展,腫瘤基因檢測可準確判斷患者的乳癌復發風險,讓復發風險較低的患者毋須承受化療之苦,對於最常見的HR+亞型乳癌,當中估計近7成患者可免除化療。

有乳癌患者因接受腫瘤基因檢測,發現復發指數低而不用接受化療,直呼「好開心,放下心頭大石。」

林女士接受了最新的腫瘤基因檢測,確定屬低復發風險水平,不需受化療之苦。

現年約50歲的林女士,於2018年7月進行年度乳房X光造影檢查和超聲波檢查時,發現乳房有腫瘤,其後確診患上第1期乳癌。性格樂觀的她沒有太大難過,積極尋求治療方法;「我覺得世界無難事,實有得醫!」連癌症也不怕的她卻最怕要接受化療。「當時我每次見醫生,都會問醫生:我可不可以不做化療?因為我覺得化療好辛苦,身心均受到很大傷害。」

完成腫瘤切除手術後,醫生要求林女士接受四針化療療程。她因知道化療副作用大而十分抗拒,醫生明白她的擔憂,於是建議她花3萬元進行腫瘤基因檢測。幸好,發現復發指數為5,屬無需化療的低復發風險水平,而且接受化療不會為林女士帶來額外益處,所以醫生建議她只需服用荷爾蒙藥控制病情,林女士表示:「好開心,放下心頭大石,不用經歷化療的皮肉之苦。後來腫瘤科醫生告訴我,如果當初沒有做oncotype(其中一種基因組檢測),打4支化療針也要花上十多萬港元。」

林女士因新檢測技術而不需要忍受化療之苦,休息3個月便能重新上班,亦慶幸自己8年前起已有每年接受乳房檢查,及早發現腫瘤。她積極面對病情和治療,「我也擔心復發,所以很注重生活健康,會好好保持身體狀態,勤做運動,加上吃補充品,希望可減低體內剩餘癌細胞擴散風險。」

香港乳癌基金會創辦人張淑儀醫生說,接受基因檢測,有七成患者可免除化療。香港乳癌基金會贊助合資格人士進行「乳癌腫瘤基因表現檢測」。

林女士所接受的基因檢測,可以測出患者接受化療與內分泌治療的潛在益處,以減少過度治療,並提高無疾病存活期和總存活期。林女士便是從Oncotype DX測試中,讓醫護人士識別出她不會從化療中受益。Oncotype DX測試會為病人分配一個界乎0至100的復發評分以代表其復發風險,復發評分愈高代表復發風險愈高,1至10分為低風險,11-25分為中風險,26-100分為高風險。香港乳癌基金會創辦人張淑儀醫生指,「有研究顯示患上HR+(荷爾蒙受體呈陽性)、HER2(第二型人類上皮生長素受體呈陽性)及淋巴結呈陰性乳癌的患者,在接受Oncotype DX測試後,其中七成可以免除化療。」林女士便是其中一個幸運兒。

乳癌是本港女士患病率最高的癌症,而且患者人數不斷上升。香港乳癌基金會主席霍何綺華表示:「1993年新確診乳癌人數每日平均3個, 2016年已上升至11個,增加近4倍,每天接近有兩個人死於乳癌,數字十分驚人。」而精準醫療的發展,使乳癌在檢測方面有進步,其中3D乳房造影比2D乳房X光造影更能減低重照的機會率及減少假陽性結果達四成。

防治乳癌的關鍵在於及早發現,因為當乳癌的期數越高,需要的治療就越複雜,費用亦會隨之增加。然而,初期的乳癌腫瘤尺寸較小,若腫瘤位置較深入乳房之中,單靠女性定期自行檢查難以察覺,發現明顯硬塊時可能已屬較後期乳癌。以林女士為例,即使當她已確診患上乳癌,而且清楚知道腫瘤的位置,她按壓腫瘤的位置,仍然「毫無感覺,無法摸出來。」

熊維嘉醫生(右2)表示,要及時發現早期乳癌,女性應每年接受乳房X光造影檢查,而3D乳房造影比2D乳房X光造影更能減低重照的機會率及減少假陽性結果達四成。

香港乳癌基金會管治委員會成員熊維嘉醫生和林女士均異口同聲表示,女性一定要每年接受乳房X光造影檢查,以及時發現是否存在早期乳癌。惟傳統2D造影由於X光照射角度單一,小型腫瘤容易被乳腺組織遮擋,又或出現誤判乳房組織為腫瘤的「假陽性」狀況,都會增加斷症難度和重照率。

近年醫學界發展出3D造影技術,以多角度照射X光,產生多張影像,分層顯示乳房組織結構。熊醫生指出,新技術能便利醫生辨別乳腺組織和腫瘤,相比傳統2D造影,能多偵測41%乳癌,減低36%需要重照的機率,而且幅射量相若。乳癌近年有年輕化趨勢,新技術尤其適合年輕女性,因為她們乳房密度普遍較高,誤診的情況更多,建議女性定期檢查時可考慮轉用3D造影提高檢查準確度。

香港乳癌基金會管治委員會成員邱振中醫生表示,有接受免疫治療比沒接受免疫治療會多10個月存活時間。
左起:香港乳癌基金會管治委員會成員李沛基醫生、香港乳癌基金會創辦人張淑儀醫生、香港乳癌基金會主席霍何綺華女士、香港乳癌基金會管治委員會成員熊維嘉醫生、香港乳癌基金會管治委員會成員邱振中醫生。
分享這篇文章

相關文章

【生活智庫】肯尼亞人象衝突 竟靠蜜蜂化解

大象雖然是受到保育的物種,但在印度、斯里蘭卡或東南亞一些地區,卻不時發生人象衝突,引致人命和大象傷亡。在東非的肯尼亞也不例外,但保育大象組織為當地農民提供了一個特別的解決方案,就是利用非洲蜜蜂來嚇阻大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