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補習風氣全球化!英國學生補習風越來越熾,社會產生甚麼變化?為何教育界有所保留?

補習風氣在亞洲盛行,日、韓、台灣及香港各地學生補習情況相當普遍。這股風氣近年亦吹到英國,越來越多英國的家長安排孩子接受課餘補習。

英國非盈利機構薩頓信託基金會(Sutton Trust)今年九月初發表報告指出,補習已成為一種英國家庭「隱藏的秘密」,約三成的中學生表示曾接受補習,私人補習已發展成為一個20億英鎊的產業。

蘇珊娜受聘替一位女學生補習,這位學生的父母均為律師,他們都樂意付出每小時36鎊的費用聘請蘇珊娜替他們的女兒補習,因為校內大部分家長都替的同學都聘請補習老師。

蘇珊娜大學畢業後,加入了一間補習社。她說:「我覺得很多學生即使不補習都不會有問題,他們的父母聘請補習老師,希望孩子有競爭力,也鼓勵他們考取更好的成績。」

住在根德郡的塔曼娜(Tamanna Miah)父母來自孟加拉,家中有五兄弟妹,希望可以成為第一位大學生。她說:「我父親經營一間餐館,母親是一位家庭主婦,我們沒有去渡假、一家人亦不會出外遊玩,家裏也沒有電子遊樂機,省下的錢都用來補習。」

塔曼娜結果考入了坎特伯雷基督教會大學(Canterbury Christ Church University),她妹妹中學時亦有補習,現時在倫敦大學金匠學院攻讀。

薩頓信託基金會委託研究機構,在英格蘭和威爾士對2612名11-16歲的中學生進行了調查,發表了這份名為《Extra Time》的報告,指出30%的中學生在學期間,都曾接受課餘補習。該機構自2005年開始進行類似的研究,當年只有18%的學童接受補習。

報告表示,35%的富裕家庭學童接受了私人補習。而貧窮家庭的子女,只有大約18%曾接受補習。

報告又指出,經濟環境並非家長會否為子女聘請補習教師的決定因素,例如56%的亞裔孩子以及42%的非洲裔孩子接受課外輔導,而白人學童則只有25%接受課餘補習。

報告又指出,出身貧困家庭的優秀學生,往往只能得到富裕家庭小孩不到一半時間的課外輔導。英格蘭富裕中學生每周能夠接受9.5小時的課外輔導,這包括父母輔導家庭作業以及補習班,比貧困家庭的孩子每周多接受2.5小時。

薩頓信託基金會創辦人兼主席彼得.蘭普爾(Peter Lampl),在英國教育中,課餘補習已成為「隱藏的秘密」。他說:「在課堂以外,正出現一種『教育軍備競賽』,增強了富裕家庭孩子的競爭優勢,這種情況在倫敦尤其明顯。」

蘭普爾認為,情況揭示「重要的社會流動性問題」,他說:「私人補習正增加了教育的不公平。」

報告稱,從事課外輔導的家庭教師代表著一個20億英鎊的市場。但由於這個行業缺乏透明度,很難準確計算實際。

報告作者約翰.傑里姆(John Jerrim)博士稱,來自低收入家庭、資質聰穎的小孩「沒有享受到應有的教育機會 」。

薩頓信託基金呼籲學校建立「功課俱樂部 」,為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提供協助。同時建議政府應該建立一種學券制度,由政府撥款幫助貧窮家庭的小孩,讓他們也可以接受補習。

一直以來,敎育界對額外補習持保留態度,例如代表英國私立小學的「獨立預備學校聯合會」曾批評家長強迫學童接受補習,補習業界只是利用家長的憂慮。但薩頓信託的研究,顯示越來越多家長安排子女接受補習。

倫敦一間補習社「Uber Tutors」負責人塔尼亞.科吉斯蒂(Tania Khojasteh)說:「學生受到學校的很大壓力,要達到某等級的成績要求,以便他們可以報讀競爭激烈的大學,整個制度均助長了這種文化。」

分享這篇文章

相關文章

(圖片來源:West Yorkshire Integrated Care Board)

【生命啟廸】英國跳軌企圖輕生女子與救命恩人共諧連理

緣分天註定,心感絕望的女子走上火車路軌,企圖輕生。列車駕駛員及時剎掣,不但避免了悲劇發生,還主動下車關心這位心靈脆弱的陌生人。兩人結下情緣,後來結為夫婦。他們在兩年後公開愛情故事,期望鼓勵大眾關注有精神困擾的人。

【共融社會】英國設計師創黑人髮型頭像表情符號 以推廣黑人文化歷史

英國倫敦有一群年輕的非裔設計師認為,通用的4,000多個表情符號(Emojis),未能好好代表黑人的髮型,於是設計出「爆炸頭」(Afro)、串珠辮子、粟米頭(Cornrows)和雷鬼頭(Dreadlocks)四款黑人頭像表情符號,爭取獲得正式採用,讓世界各地更多人認識黑人和多種族人士的髮型,以至背後的歷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