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1980至1990年代,喜好攝影的人被稱為「發燒友」。隨著攝影觀念及器材的進展,後被雅稱為「攝影工作者」。
先是從手機傳來「香港國際攝影節」的資料;及後又遇約稿,隨緣欣喜與大家分享有關攝影的思索。
如何看待21世紀的攝影現象?
攝影誕生於十八世紀的西方社會,最早的照片由法國人尼埃普斯(Joseph N. Nièpce)在1826年拍攝,其攝製方法稱為「日光蝕刻法」,繼而達蓋爾(Louis Jacques Mand Daguerre)研究,發明銀版攝影,由法國於1839年8月19日宣告攝影術的誕生。
被稱譽為20世紀最重要攝影家之一的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1908-2008)認為影像的完成在一瞬之間(按快門),他的攝影理論 – 「決定性瞬間」(The decisive moment)一直影響至今。
在時間的長流中,攝影工具及攝影觀念持續變化,我們又如何看待21世紀的攝影現象?例如:如何看待攝影的社會功能、個人消閒及療癒作用等問題?
攝影、語言
攝影是視覺語言。攝影者通過攝影工具及拍攝出來的影像,呈現了拍攝者的觀念和情感;觀眾則通過觀看收取拍攝者的訊息,同時也是一個自我解讀的過程。
我打笑說:攝影是雙胞胎產物!。
寄寓、寄托
「香港國際攝影節2023」展場分佈於香港13個場所,寄寓著作者的生活經歷、心靈寄托和自我療癒等。 「是,外人」(A “Foreigner”):作者透過向上延伸的石級,讓觀者由現實步向藍天;另一幅影像中,破舊壁窗框內隱約浮動的光影。一如作者自述:Along with the visible, ponder the absent。
「年年有魚」(I Have Fish):家人是個體、家庭是群體,兩者如何協調?作者以家庭成員及物品影像為被攝對象,進行了「愛與倫理」、「時間與空間」的探索。
「新百越紀」(Neo-Beak Jyut Chronicle):百越象徵久遠的年代。作者活於現實社會,他以物象:石坉、昆蟲、日落為拍攝對象。他自述是心靈寄託、是從時間軌道中探勘,希望尋回心靈安身之所在。
(As Time Passes)展覽沒有標示中文:對於作者來說是一針一線的來回時光阡陌,她藉著編織、刺繡漸漸療癒創傷及疏理時日留下的陰霾,以針織重新上路,,是一針一針的療癒過程。
藝術、自我治療
對我而言,觀賞多項展覽之後,不難感到多名作者通過攝影媒介,穿梭在人生迫逼的境遇中創作,期望釋放及跨越;人的意欲是求快樂的,可是,樂受卻不是必然的與生具備。
藝術是創作,同時亦具有治療及釋放的作用。以今期展覽而言,作品中不難窺見人心的傷痕、環境的迫逼… 可喜的是,也能感受到創作者意欲跨過的心態和行動。
攝影是眾多藝術之一種,亦是治療方式之一!
(本文所附相片為作者從攝影集中轉拍出來,並經編輯放大局部。敬請讀者觀賞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