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個自小喜歡唱歌的小朋友,突然失去了聽覺,你的感受如何?你還會相信自己能繼續唱歌嗎?若你是一個生來已失去了手掌的小孩子,你還會敢於追求成為小提琴家的夢嗎?這就是 Mandy 和 Adrian,兩位音樂家曾經面對過的人生挑戰。
身為一名表達藝術治療師,見過很多人在身體、心理和精神方面,面臨生活挑戰。 有時,生活中的困難限制了一個人活在當下,實現自我的潛力。 然而,了解 Mandy 及 Adrian 的故事後,我發現他們兩位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突破了自身的限制,儘管艱難,但他們仍然想透過音樂來表達自己的聲音;對我來說真是非常感動。 今次有緣能與兩位音樂家、倡導者及教育家傾談,我希望能藉此機會了解他們對人生挑戰、藝術和心理健康之間的關係,並與大家分享。
在之前的訪談中,兩位都說過自己曾是一個非常容易害羞的小朋友,同時身體上的挑戰或困難,亦很影響當時童年階段的情緒;而當音樂在生命中出現,成為他們情緒表達的出口,使他們不再封閉自己,融入周圍的世界。
到底用音樂表達自己是一種怎樣的感受?音樂為何能使到一個人從自己的世界走出來呢?
在音樂表達中感受與他人的聯繫
「音樂讓我感覺能與其他人聯繫在一起,」這是 Mandy 的第一個感受。她小時候最喜歡的是在合唱團裡跟其他人一起唱歌,直到現在,她仍視能在音樂中與人建立友誼、在團隊中合作,融入社區,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
Mandy 感覺獨唱和合作是不同層次的。與人合作時,需要將專注力更多地放在團隊其他人的動向身上,因為每一次團體練習或演出也有不同的挑戰,是一種獨特且有機的體驗。當所有人一起用音樂表達的時候,「背景,賺多少錢,穿什麼衣服,這些都不重要。當大家專注於同一個作品中,所有隔閡、壓力都會消失」;她覺得音樂本身就是一種非常具感染力的力量,她總能被他人鼓舞,被其他音樂家所啟發。
Adrian 對 Mandy 所說的聯繫感同身受,他認為在團隊及社區的音樂表達中,人與人之間「不單能分享喜悅,更能分享生命中的掙扎」,即使身體的外表不一樣,但大家都是透過樂器去發聲,在音樂中,所有人都是平等的。「自己一個練習時,可能會專注在音樂複雜的結構中;但與他人一起奏樂,反而能退一步,純粹地欣賞音樂的整體。」Adrian 認為,音樂能帶來一種同理心,可以使人對他人的感受更敏感,見到他人的想法或概念,並因應不同的情況轉換方法,去參與在一種集體的情緒表達中。能與樂團一起奏樂,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一件事;「在途中吸收他人的能量,亦發放自己的能量」,他相信在能量的交換中,能找到連繫,也能找到內外的平衡。
說起情緒表達、連繫他人,現時有許多在學的兒童及青少年,正在面對極大的情緒壓力,常有自我批評、自我傷害,也很難與其他人建立連繫。兩位作為關懷年輕人的倡導者和教育家,如何看待這個現象?
在音樂中擁抱自己的情緒
Adrian 認為,很多時候年輕人都會強迫自己變得完美,要在學業上對自己嚴格,要對父母有價值才能被父母所愛惜,要外觀好看才能被社會所接受。尤其現在他們在網絡世界上接觸的訊息,都在告訴他們要變得完美才有價值,這使他們越來越難給予自己空間,難以承認自己脆弱的一面;更讓他們注意力分散,難以集中在當下;這些都可以成為一種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的壓力。成長變得很不容易。Mandy 說,要變得完美的想法,來自害怕失敗的恐懼。不敢去嘗試探索,怕自己不夠好。若果將所有情感都收藏,不去嘗試表露的話,只會一路累積,直至爆發。
「並不是每個人都找到自己覺得安全的表達形式,」Mandy 指出:「當社會的焦點是遠離藝術的時候,人們也不會覺得自己懂得如何以藝術表達自己;而音樂很多時能賦予人們一些詞彙,一些可能平時未必那麼容易找到的詞彙,去表達自己。」她舉例說,當聽一首歌的時候,一個人可能會感覺,「啊,我有類似的情緒,但我不知如何說出來,而這首歌幫我表達出來了」。當感受到聯繫產生的時候,那個人不再感到孤獨,因為這種情緒,不止他/她一個人在經歷。能感受到能量的流動,對精神健康很重要。藝術可以是非常療癒的,它可以賦予人一種能力,即使非常內向的人,也能在廣闊的情緒光譜上體驗及遊走。
Adrian 補充:「It’s OK to be sad,感受情緒是完全沒有問題的,擁抱它,並在過程中了解這是人性的一部分,我們都是一樣的。」以不同的方法去表達自己,開心或悲傷,都需要表達。
能分享你關於藝術、成長的經驗,給年輕人、家長及教育工作者一些參考嗎?
藝術的價值
Mandy分享自身的經歷:「我仍記得小時候,姐姐很擅長畫畫、圖像設計,常常得獎…而我很害怕畫畫,因為我沒有她的才能,亦不想被比較。直到長大成人,我去上了一個畫畫班,畫了一棵樹;我知道這樹畫得很醜很醜,但這是我的樹。這經歷讓我感到十分解放,不需去想畫得像誰,這只是我自己的表達;心裡與姐姐的比較,一直阻止我去享受畫畫,去畫一棵樹的快樂。其實姐姐一直不知道,只是我自己給了自己壓力。要把自己放在一個能嘗試新事物的位置,做得不好,就自嘲一番,就再學習,再嘗試,可能下一次再稍微做得好一點,那就行了。」
無論是家長、教育工作者或年輕人,Adrian 認為,「要問什麼才是重要?最後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有抱負是重要的,但快樂地為目標而進發,在好奇中探索世界同樣重要。藝術能讓人專注於此時此刻,做力所能及的事,將日常的時刻,變成特別及寶貴的經驗。
Mandy 補充,家長或教育工作者能做的,是開放溝通,與年輕人傾談,問他們:「做什麼能讓你感到快樂?什麼事令你覺得有趣?」然後整個家庭一起去追求。跳舞、音樂或看電影不會令數學變好,但如果這件事能為年輕人帶來快樂、有趣的體驗,可能這是未來事業,甚或人生的價值。
每個人小時候都曾有一個夢想,但很多人長大後卻弄丟了它。在香港,有周星馳電影裡的一句經典對白:「人如果冇夢想,同一條鹹魚有咩分別?」然而,許多香港人也質疑自己是否有權利追逐自己的夢想。有些人因生活、工作,不再有時間去追求夢想,而重拾夢想亦看起來很困難。
不知兩位童年的夢想是什麼? 您想對那些想要追逐或重拾夢想,但充滿猶豫的香港人,說點什麼?
夢想是不斷成長的過程
「我曾有一個很明確的夢想,但亦曾夢碎。」Mandy 坦言, 「但對我來說,重要的是去找出夢想背後的核心價值,夢想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我那麼熱愛這個夢想,它的特色是什麼。」她說,如果要她選擇,與他人一起唱歌,還是自己一個獨唱,她一定會選擇與他人一起唱,因為這樣帶給她的快樂最大。就算夢想不如所想的藍圖般發展,也不代表未來不能成功;可能需要的是去微調你的夢想,「我照樣是在音樂及建立社群的路上努力,但與我當初想像的當然十分不同。」當她回看她的音樂夢,由唱歌、到建立社群、倡議、教育,當自身變化,夢想亦會變化,這是不斷成長的過程。
成為他人的目標
Adrian 說,他小時候都有崇拜的偶像,像天生沒有右手掌的職業棒球員 Jim Abbott(吉姆·亞伯特),失去聽覺的 Beethoven(貝多芬),他們的故事鼓勵他成為最好的自己。「你有欣賞或尊敬的對象嗎?可能你都能做得到呢。像是 Mandy 提過她的姐姐一樣,但不是去比較,覺得自己比較差,而是讓自己知道,自己的可能性。所以代表性很重要,尤其當你在社會中擔任某些相對有力量的位置,例如是老闆、傳媒人,或是我們這樣,自身是某方面人類情況的代表,有機會成為某些人所仰望的對象、成為他人的夢想,像是現在我們做訪談,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
現在的夢想是什麼?
Adrian:繼續找尋能啟發人們的方法,告訴他們能成就了不起的事;推動社會去以不同的角度思考,成為推動人們成長的那個人。能與 Mandy 及其他專業、業餘工作者、或正在找尋自己定位的年青人合作,共同為此目標而努力,是我的榮幸。
Mandy:我也一樣。我的意思是,我的事業一向是關於與其他人合作,這在未來也不會改變。與其他人聯繫、變得更有影響力,為了連繫他人而寫歌。例如我創作的專輯,是我的生命故事,人們可以透過音樂找到共鳴、找到撫慰,這就是我的夢想。
兩位音樂家早前來港參與 True Colors Symphony 共融樂團主辦的周年音樂會(請見文末音樂會資料),透過無分種族、國界的藝術媒介,與本地的音樂家、年青人和音樂愛好者交流,也促成了今次在香港的訪談。他們對音樂、情緒表達、藝術價值、夢想的見解,以及對年輕人的關心和鼓勵,亦讓我感到非常溫暖。相信此間很多人都和我一樣,被他們的力量深深感染。在此感謝兩位無私的分享,並祝兩位的夢想,每一天都能實現。
曼蒂哈維 (Mandy Harvey )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她 19 歲在大學接受聲樂教育期間,突然喪失聽力,歌手夢破滅。 但她憑堅韌毅力開發了一種獨特的技術,利用肌肉記憶和視覺調諧器來感受音樂的振動,這使她能夠重獲音準、節奏和驚人準確的歌唱能力。 她發行了四張專輯。 2011 年,Mandy 榮獲 VSA 的「最佳青年獨唱獎」,此後她在美國各地演出。 她參加了《美國達人秀》(America’s Got Talent),憑原創歌曲 Try 獲得了 GoldBuzzer。Mandy 是 「美國無障礙 」組織的形象大使,她的使命是激勵他人突破個人障礙。Sensingthe Rhythm》是她的第一本書。
殷兆基(Adrian Anantawan)天生沒有右手,九歲時發現自己對小提琴的熱情。 憑藉 「無所不能 」的精神和量身定製的假肢,成為國際享負盛名的小提琴演奏家。這位有中泰血統的加拿大籍音樂家曾在白宮、雅典和溫哥華奧運會開幕式等許多場合和活動中演出。殷兆基擁有柯蒂斯音樂學院、耶魯大學和哈佛大學教育研究生院的學位。 他在多倫多和波士頓創立了音樂倡議組織。 他是 True Colors 共融管弦樂團(香港)和加拿大 War Amps 的音樂大使,也是密爾頓學院的音樂主席。
True Colors 共融管弦樂團由樂苗基金創辦,是全港最大的共融樂團,一直致力達成以下目標:讓不同能力人士發揮音樂才華; 促進有意義的跨代、跨文化和跨界別交流,以及促進有抱負的樂手或歌手在事業上追求無限可能。樂團由 200 多名不同年齡、不同能力的成員組成,他們都具備樂器或歌唱方面的天賦。樂團當中不單有視障人士,還有聽障人士、肢體殘 疾人士、自閉症患者、智障人士、少數族裔人士,年紀覆蓋七歲至七十歲。本文提到的音樂會已於2023年11月5日在尖沙咀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