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正念禪修:自利利他的修行之路

圖:網上圖片
圖:網上圖片

正念(Mindfulness)在香港已成流行用詞,但顯然各門各派有著不同的定義和學習傳統,同時彼此的修習目的也有所不同。有些傳統是以減壓放鬆為主,有些傳統是超生脫死作結。然而我相信他們沒有高與低之區別,所謂的對與不對是依目的來說,修習正念本身就只是修習,今天希望談談「一起靜」作為香港民間正念推動組織,我們是如何理解「正念禪修」呢?

「正念禪修」可以分作兩部份:

一、持續地有意識的如實覺察當下

二、並且作出智慧與慈悲的回應

持續地有意識的如實覺察當下是我們一般在流行的正念課程所理解的定義。不作價值批判、不加個人的主觀判斷,大致就是這樣。這個不加批判不只是一秒的事情,還是持續且不間斷,不是禪修活動時的事情,而是整個生活的事情。正念行者保持生活中的意識和警覺,走路、吃飯、開門、閉門、工作都是修習正念的下手處。

有意識是相對於無意識而言之。我們生活中很多時候是無意識的狀態,例如我們的情緒、習慣、習氣等等都是沒意識的表現,更微細的運作見於對概念和語言的執著,也顯現在偏見與盲目之中。無意識即是發生了你也不知道不清楚,有意識則是了了分明。

這個意識持續地對當下覺察,是要保持「如實」而非「失實」。如實就是如其所是,是怎樣的便覺察到怎樣,對當下所觀察到的不增加不減少就是如事。或許你會想這很容易吧,如其所是而已!然而「如實」也有深淺之分,例如你看到蘋果說是蘋果,這是一種如實。但你尚未看到蘋果的本來面目,蘋果只是相對於「人」而存有的概念,蘋果沒有說自己是蘋果,他的本質本相尚待你去體證。從這個意義來說,如實看到「當下」是包括了當下的實相。因此讓自己如實覺察,是而把當下的表裏內外也看得透徹,不受概念名相所束縛。

正念禪修的第二部份是「並且作出智慧與慈悲的回應」。很多人分享正念往往缺失了這一種點,我們為甚麼修習正念?這是因為當我們把當下看得透徹時,我們所作的意念、行動和語言才能達致「正確環境」、「正確關係」、「正確行動」。你的行動是為自己、他人和集體帶來幸福與覺醒,而非傷害和執著。正念中的「正」其中一種意思是乎合「正見」,而正見卻是從正念如實地生活所帶來的深刻見解。這裏有一個基本的前設,就是每一個人內在也擁有內在的智慧來指導自己,只要保持心的清明與覺察,便能在每個當下發揮出來。因此所謂「正見」並非有一個外在的權威定義了甚麼行動該做,甚麼意念該想、甚麼語言該說,而是你深刻活動的結果。

因此正念禪修是智慧的修習,讓我們於一切生活處懂得如何反應,才能自利利他。

分享這篇文章

相關文章

【生活智庫】肯尼亞人象衝突 竟靠蜜蜂化解

大象雖然是受到保育的物種,但在印度、斯里蘭卡或東南亞一些地區,卻不時發生人象衝突,引致人命和大象傷亡。在東非的肯尼亞也不例外,但保育大象組織為當地農民提供了一個特別的解決方案,就是利用非洲蜜蜂來嚇阻大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