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新聞脈搏】如何可以更快樂?學者建議你做這些……

從神經科學到哲學和經濟學,不同領域的學者揭示,令你快樂的秘訣。

八月份,歐洲的一份報告證實了許多人長期以來的懷疑:學者比一般人承受更大心理健康風險。大約五分之一學者遇上精神健康障礙,如抑鬱症或壓力相關問題。皇家學會和威康信託基金共同發表的報告,確定了環境風險因素,如工作量大,缺乏工作保障和管理層支持是當中的原因。但是,學術界本身可以做些什麼來提高他們自己的福祉呢?從哲學到神經科學的學者都分享如何尋找幸福感。

改變對自己的想法或對自己情況的看法

許多學者不斷與自己鬥爭並不是秘密。從蘇格拉底到弗洛伊德,牛頓到納什,輝煌的學術思想足以顯示他們智力高超,但他們同時意識到自己最大的障礙是己身的黑暗心靈。雙重困擾他們的是不愉快的學者也錯失了健康,更高收入和更快樂的生活。

在過去二十年中,我們的實驗室已經研究了什麼讓人們快樂,以及快樂人通常擁有的習慣,這使我們能夠找出促進日常生活幸福的簡單策略。在某些情況下,最有效的方法是改變引起不快樂的情況,比如甩掉令你愛情生活變得淒慘的糟糕伴侶。在其他情況下,更有效的方法是改變心態。換句話說,你可以改變你對自己的想法或你對自己情況的看法。許多學者把他們的工作看作是生命意義,而非僅是獲取報酬的手段;以這種方式看待工作的人較容易感到滿足。輔導也可以幫助解決焦慮或抑鬱症,特別是當問題似乎複雜得無法單人匹馬去處理。

別去比較

然而現實並不是這麼簡單。學者(像大多數其他人)容易與同事或同輩進行比較,不論是比較薪金還是進升機會,已證明會減低人的幸福感和快樂。快樂的人根本就不與別人比較,快樂的學者們可能花費額外的心力來申請資助。

接受失敗

有效地處理失敗對幸福而言也是至關重要,因為最成功的經驗其實由一連串失敗組成。因此,練習「自我憐憫」非常重要:每個人也應該學習善待自己和認識消極情緒和失敗,還可以採用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Carol Dweck)倡議的「成長心態」理論。與具有牢固心態的人相比,具有增長心態的人相信,通過實踐可以改善自己的特質,例如智力水平。在這個意義上,失敗是一個從錯誤中學習的機會,所以沒有什麼可恥。

冥想

無數研究發現,冥想可以減少負面感覺,增加正念。雖然日常冥想可能具有挑戰性,但它可能是長期處理情緒變化最有效的策略之一。

建立關係

在解決生活中不如意事時,改變你的實際情況,與改變對事倩的看法,同樣重要。得到身邊人支持和維持良好社交關係是健康、長壽和幸福的重要因素。寂寞可能會增加抑鬱症以及炎症和生病的風險。

感恩

大量研究發現,計算你的祝福或寫感恩信使人們感到更快樂,與人聯繫更緊密,更能啟發別人,甚至更謙虛。當人遇到困難時,會發現自己的潛力,或者將困難視作令人興奮的解難時間,將使人感到更幸運。

分享這篇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