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tomize Consent Preferences

We use cookies to help you navigate efficiently and perform certain functions. You will find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all cookies under each consent category below.

The cookies that are categorized as "Necessary" are stored on your browser as they are essential for enabling the basic functionalities of the site. ... 

Always Active

Necessary cookies are required to enable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is site, such as providing secure log-in or adjusting your consent preferences.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data.

No cookies to display.

Functional cookies help perform certain functionalities like sharing the content of the website on social media platforms, collecting feedback, and other third-party features.

No cookies to display.

Analytical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how visitors interact with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help provide information on metrics such as the number of visitors, bounce rate, traffic source, etc.

No cookies to display.

Performance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 key performance indexes of the website which helps in delivering a better user experience for the visitors.

No cookies to display.

Advertisement cookies are used to provide visitors with customized advertisements based on the pages you visited previously and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d campaigns.

No cookies to display.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生活智慧】流淚,你知道多少?哭泣,對你有益嗎?淚水,有甚麼內涵?

文:拾方視角

莎士比亞說:「流淚可以減輕悲痛。」

達爾文曾宣稱,流淚是「毫無意義」的。

人類為何哭泣,可能是最難以理解的課題之一。

人們自古就開始鑽研眼淚到底從何而來,人又是怎麼讓它們流出來的。最早的幾個世紀中,人們相信眼淚來自心裏。

在2000多年前的古希臘的時代,人們認為是頭腦引發了眼淚。曾有一項流行的理論認為,強烈的情緒會令心臟發熱,於是產生了水蒸汽來降溫。心臟的水蒸汽上升到大腦,並在眼睛附近凝結,最後變成眼淚從眼眶溢出來。

18世紀之後科學長足發展,但情緒性的流淚依然是人體最神秘的難題之一。達爾文認為,眼睛周圍的微血管會充血,而肌肉為保護眼睛而收縮,所以導致淚腺分泌眼淚,所以眼淚只是眼睛周圍肌肉運動的副產品,並無意義。不過達爾文卻未有提及為何初生的嬰兒以啼哭去吸引父母的注意。

此外,流淚時還有一連串的生理反應,包括心跳加快、呼吸加速等,形成飲泣。其他動物在恐懼及痛楚時也會發出嘶叫,但卻不像人類的哭泣。

近年有較多學者發現,顯示眼淚的社會功能,能建立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聯。大多數動物一出生便具備各方面本能,而人類生下來的時候是如此脆弱,身體沒有應付外界事物的能力,因此嬰兒以哭叫去提醒父母。

荷蘭心理學家阿德.温格霍伊斯(Ad Vingerhoets)一直在研究人類為何哭、甚麼時候會哭等問题。他說:「眼淚具有很强的符號意義,它傳達出無助的情境,尤其是在人類最脆弱的童年時代。」

隨著人類成長,身體和情感上都變得成熟起來,但成年人也並非不會遇到無助絕望的境況,因而用哭泣去表達。專門研究人類情感的南佛羅里達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喬納森.羅滕博格(Jonathan Rottenberg)說:「哭泣是對你自己和別人的一種信號,顯示有些東西暫時超出了你處理的能力。一個很自然的結果就是我們會流淚。」

因情緒而產生的眼淚與眼睛因受到外物剌激而產生的眼淚不同。1981年,明尼蘇達大學的精神病學家威廉.菲爾(William Frey)發現,情緒性的眼淚比切洋䓤時產生的反射性眼淚含有更多蛋白質。洋䓤所含的丙硫醛 ﹣S ﹣氧化物與眼水混合,變成微弱的琉酸,剌激我們的眼睛,因此分泌眼淚去清除。

那麼哭泣流淚有甚麼益處?

眼淚除了向別人傳達出個人的處境,更讓人釋放焦慮或負面的情緒。亞里斯多德認為哭泣可以「淨化心靈」,他更提出所謂「悲劇的矛盾」(Paradox of Tragedy),即傷感原本應該會令人不快,但人們卻被悲劇的內容所吸引,所以大家愛都看傷感的電影或電視劇。 奧克拉荷馬州大學心理學系的,班尼絲(Jennifer Barnes)說:「悲劇令人專注這些不快的情緒,將它們從我們的心理系統拿走。」

温格霍伊斯及羅滕博格等在2008年進行了一項研究,對象是來自30個家的4,300位年輕成人,雖然大部分人覺得哭了一場之後,精神及身體狀態有所改善,但亦有人覺得毫無分別,亦有人表示比前更差。

不過,以上情況似乎與場合有關,一個人在公眾場合哭泣可能會感到尷尬,但會接受獨自或對著一位好友哭泣。研究更指出,那些刻意壓抑或隱藏的傷感,事後更難以釋懷。因此, 「大哭一場」並非沒有好處。

羅滕博格說:「眼淚與人類的本性有著極大的關聯,我們哭泣,是因為我們需要其他人。」因此我們在感覺需要協助時,找一位信賴的朋友哭一場,看來是有益的。

分享這篇文章

相關文章

【生活智庫】全球首份AI生成報紙誕生 利弊有待驗證

今年3月18日,意大利報章《頁報》(Il Foglio)新增了四頁特刊,刊載約二十篇報道和三篇社論,涵蓋當日大事、文化、辯論觀點及外交政經議題。然而所有文章均沒有署名,但註明:「本文內容由以人工智能(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