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tomize Consent Preferences

We use cookies to help you navigate efficiently and perform certain functions. You will find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all cookies under each consent category below.

The cookies that are categorized as "Necessary" are stored on your browser as they are essential for enabling the basic functionalities of the site. ... 

Always Active

Necessary cookies are required to enable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is site, such as providing secure log-in or adjusting your consent preferences.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data.

No cookies to display.

Functional cookies help perform certain functionalities like sharing the content of the website on social media platforms, collecting feedback, and other third-party features.

No cookies to display.

Analytical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how visitors interact with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help provide information on metrics such as the number of visitors, bounce rate, traffic source, etc.

No cookies to display.

Performance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 key performance indexes of the website which helps in delivering a better user experience for the visitors.

No cookies to display.

Advertisement cookies are used to provide visitors with customized advertisements based on the pages you visited previously and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d campaigns.

No cookies to display.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新聞脈搏】福島逾百噸核廢水終於要倒入大海!3.11天災轉眼10年,後遺問題還有這麼一大堆⋯⋯

在日本東北福島縣浪江町(Namie)鎮,距離福島核電廠約10公里,曾經擁有25間魚類加工公司,但現今只剩一家。這家柴榮水產公司的社長是現年82歲的柴孝一(Koichi Shiba),他在2011年3.11大地震後已移居東京。今年四月,他重開家族經營的漁產公司。

福島縣是全國漁業的重鎮,那裏盛產鰤魚、鮪魚和鰹魚等,更是國內僅有的比目魚產地之一。然而福島去年的漁獲量,僅及2011年以前的14%。當局亦限制當地漁民作業的時間和範圍,以防漁獲買不出。

柴孝一說,近日收到很多東京方面的查詢,表示計劃再次從福島入口漁產。他說: 「我不再覺得我們的漁產受到污染,有關的傳聞似乎已漸漸平息。」

然而,福島縣內的漁業在逐步恢復之際,當地居民和漁民卻再度擔憂,因為日本政府已決定將冷卻福島第一核電廠反應堆的核廢水排入大海。他們擔心,這樣會損害漁業的聲譽,再次打擊當地的漁業。

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決定,將福島的核廢水在稀釋後排入海中,目標是2年後開始排放。日本政府已要求經營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東京電力公司設置所需設備和進行相關準備工作。

日本首相菅義偉在召開相關部會閣員會議上說,在福島重建之際,處理核廢水是一項無可避免、不能拖延的課題。會上同時決定將放射性物質「氚」的濃度降到日本國家標準的1/40、世界衞生組織(WHO)規定的飲用水標準1/7才排出海。然而,有關決定除引起當地漁民的反對,也受到鄰近的中國和南韓的關注,擔心整個太平洋沿岸漁業也會受影響。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海岸發生 9級地震,強震引發的海嘯,破壞福島第一核電廠內的供電系統與緊急電源,核電廠六座反應爐,一號、二號和三號反應堆的冷卻系統失效,導致反應堆無法降溫,最終發生氫氣爆炸、輻射外洩與核燃料棒熔解。

事後,東京電力公司需要持續向受破壞的反應堆注水,以冷卻反應爐內被燒熔核燃料棒,因而產生內大量含高濃度放射性物質的水,這些水和流入廠房的地下水等混合在一起,成了核廢水。東電公司現時採用「多核素去除裝置」處理這些核廢水,但仍無法去除放廢水中的氚。

東京電力公司將淨化後的廢水貯存在廠區內的大型水箱中。截至今年3月,貯存的核廢水已超過125萬噸,水箱數量達1,061個。東京電力公司估計,儲水箱將於明年秋季到達極限。

事實上,除了數量以百噸計的核廢水,福島大地震還有多項善後工作有待處理。當時氫氣爆炸引致輻射外洩,也使得周邊地區的土地受到核輻射污染。範圍偏及岩手縣、宮城縣、福島縣、茨城縣、栃木縣、群馬縣、埼玉縣、千葉縣等,其中福島縣受影響的區域最多。估計約有1,400萬立方公尺的泥土受污染,相等於100萬輛垃圾車的容量。

此外,在三個受損的核反應堆内,約有900噸含高放射性物質瓦礫和被燒熔的燃料棒。日本政府官員曾預計,大約需要30年至40年才能完全清除。但外界指出,完成清理工作恐怕要需要更長時間。由於核反應堆內輻射嚴重,開發機械人技術取代人類執行高風險的工作,因此清理工作耗資鉅大,且進展緩慢。

分享這篇文章

相關文章

【生活智庫】全球首份AI生成報紙誕生 利弊有待驗證

今年3月18日,意大利報章《頁報》(Il Foglio)新增了四頁特刊,刊載約二十篇報道和三篇社論,涵蓋當日大事、文化、辯論觀點及外交政經議題。然而所有文章均沒有署名,但註明:「本文內容由以人工智能(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