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tomize Consent Preferences

We use cookies to help you navigate efficiently and perform certain functions. You will find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all cookies under each consent category below.

The cookies that are categorized as "Necessary" are stored on your browser as they are essential for enabling the basic functionalities of the site. ... 

Always Active

Necessary cookies are required to enable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is site, such as providing secure log-in or adjusting your consent preferences.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data.

No cookies to display.

Functional cookies help perform certain functionalities like sharing the content of the website on social media platforms, collecting feedback, and other third-party features.

No cookies to display.

Analytical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how visitors interact with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help provide information on metrics such as the number of visitors, bounce rate, traffic source, etc.

No cookies to display.

Performance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 key performance indexes of the website which helps in delivering a better user experience for the visitors.

No cookies to display.

Advertisement cookies are used to provide visitors with customized advertisements based on the pages you visited previously and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d campaigns.

No cookies to display.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新聞脈搏】甚麼是「人畜共患病」?這種疾病屢屢出現和擴散,世界從此不一樣……

1980年代中期有大量人士被確診的愛滋病,有科學家估計是源於人類近親黑猩猩。1990年代肆虐非洲的埃博拉病毒,證實與蝙蝠(fruit bats)傳播關係密切;2003年的「沙士」(SARS 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亦源自蝙蝠,再通過果子狸傳給人類。2004至2007年的禽流感源於鳥類;2009年有來自猪隻的猪流感;2012年的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先由蝙蝠傳至駱駝,再感染人類。

過去50年,多類傳染病都是從動物跨越物種傳播到人類,而且迅速蔓延,在人類之間傳播。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的資料,超過60%以上已知的傳染病和75%的新興疾病,均源自動物傳播。在過去一世紀,至少有10種疾病的大型爆發,都是由不同動物傳給人類。

這些疾病被稱為人畜共患病(zoonotic diseases),即最先發生於動物群體,再由動物傳播給人類。

事實上,大多數動物都携帶可引起疾病的細菌和病毒的多種病原體。這些病原體的演化和生存,取决於它們是否能找到新的宿主,因此病毒會不斷接觸並試圖跨越和感染其他物種。一旦發生跨物種感染,即表示病毒已避過了新宿主的免疫系統,病毒就變得更加危險。

多倫多大學的病理學家艾莎‧貝里(Isha Berry)指出,高度城市化和人口增加,擴大了人類與野生動物的接觸面。她說:「人類不斷侵入動物居住的環境,去森林化、開闢道路和採礦等活動,令人類與野生動物有更緊密的接觸,也令人類面對很多未知的病毒。」她又說,人們從事野生動物買賣和進食野生動物,更令病毒進入人類的食物系統。

現時全球5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比50年前增加了35%。人們居住擠迫密集,接觸和共享同一空間,加速了疾病的傳播。

城市化的進程不但干擾了地球的生態系統,也製造了許多從前不存在的野生動物物的棲息地。例如老鼠、浣熊、松鼠、狐狸、狐狼、猴子和各種鳥類等,牠們在城市的公園和綠化地帶生活,以人類的垃圾和廢棄的食物維生,無疑令城市空間變成了疾病的溫床。

在人類之間,有些群體比較容易感染通過動物傳播的疾病,從事清潔和衞生工作的群體,接觸和感染新型疾病的機會更多。一些營養不佳和衞生條件較差的弱勢群體,免疫力相對薄弱,他們即使生病了,也可能沒錢就醫。

這次新型冠狀病毒最初的感染者,與武漢的海鮮和野生動物市場有直接接觸,因此科學家推論是次疫情與野生動物貿易有關。曾在2003年協助中國應對「沙士」疫情的哥倫比亞大學感染與免疫研究中心(Center for Infection and Immunity)總監伊恩‧利普金教授(Ian Lipkin)說:「倘人們關閉這些野生動物市場,很多疫病的爆發可能不會出現。」

專家指出,現時各國政府傾向把每一次的新傳染病視作個別的危機,沒有意識到疾病的爆發是世界變化的一個徵兆。人們改變環境的機會越多,就越有可能破壞生態系统,並為疾病的爆發提供機會。因此,人們必須認識到新興疾病已成為一種日益增長的風險。

美國約翰霍金斯大學健康安全中心(Center for Health Security,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高級研究員艾力‧湯納說:「全球化發展之下,人類侵入野生環境,我們正身處一個傳染病的年代。新發和再發的傳染病將會繼續出現,我想這是我們現代生活的一部分。」

分享這篇文章

相關文章

【生活智庫】全球首份AI生成報紙誕生 利弊有待驗證

今年3月18日,意大利報章《頁報》(Il Foglio)新增了四頁特刊,刊載約二十篇報道和三篇社論,涵蓋當日大事、文化、辯論觀點及外交政經議題。然而所有文章均沒有署名,但註明:「本文內容由以人工智能(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