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tomize Consent Preferences

We use cookies to help you navigate efficiently and perform certain functions. You will find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all cookies under each consent category below.

The cookies that are categorized as "Necessary" are stored on your browser as they are essential for enabling the basic functionalities of the site. ... 

Always Active

Necessary cookies are required to enable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is site, such as providing secure log-in or adjusting your consent preferences.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data.

No cookies to display.

Functional cookies help perform certain functionalities like sharing the content of the website on social media platforms, collecting feedback, and other third-party features.

No cookies to display.

Analytical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how visitors interact with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help provide information on metrics such as the number of visitors, bounce rate, traffic source, etc.

No cookies to display.

Performance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 key performance indexes of the website which helps in delivering a better user experience for the visitors.

No cookies to display.

Advertisement cookies are used to provide visitors with customized advertisements based on the pages you visited previously and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d campaigns.

No cookies to display.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新聞脈搏】地球之肺危機 – 亞馬遜雨林火災連連,對人類「終極危險」在那裡?

索娜利亞(Zonalia Santos)和家人住在巴西西部的朗多尼亞(Rondônia)州,以種植可可豆維生,每月收入約100美元。過去兩周,他們的住處受到森林大火火勢蔓延影響,索娜利亞和她的鄰居,都在努力搶救房屋和田產。

索娜利亞一家總算是保住了房屋和部分作物。她說:「我們整天都在救火,但我們的牧場、樹木、我們種植的可可豆、堅果和巴西紫莓(Acai Berry)等,全部蕩然無存。」索娜利亞又說:「有些人更變成一無所有。」

在朗多尼亞州的加里布納(Karipuna) 原住民保留地居住的阿祖安努(Adiano Karipuna)說:「村民都是以狩獵和捕魚維生,現在動物都跑光了,周圍的林木也被燒清光。」

從衞星照片顯示,亞馬遜森林火頭處處

巴西西部和北部的亞馬遜森林區,正遭遇有史以來最頻繁的森林大火。根據巴西國家太空署(INPE)的數據,今年頭八個月,林區已發生的75,000宗森林火災,比2018年同期增加了82%。其中亞瑪瑙斯(Amazonas)、朗多尼亞(Rondônia)、阿克里(Acre) 、帕拉(Para)和馬托格羅(Mato Grosso)等州分受到的影響尤大。

延續多月的森林大火似未有減弱的跡象,自8月15日起,就有9,507宗新起的火頭。

大火已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亞馬遜火災已構成一場「國際危機」。馬克龍說:「提供全球兩成的氧氣的『地球之肺』南美洲亞馬遜森林在燃燒,本周末舉行的七國集團成員國峰會上,我們會討論這一緊急的狀況。」

聖保羅市也被濃煙籠罩,白天有如黑夜。

亞馬遜雨林位於地球上流水量最大的亞馬遜河流域,該河流經巴西、委內瑞拉、秘魯等9個國家。整個熱帶雨林面積達740萬平方公里,為地球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對調節地球溫度有很大作用,因此被稱為「地球之肺」。倘林木消失,亞馬遜森林吸收溫室氣體的作用將被削弱,並會釋出埋藏土壤裏的二氧化碳。

亞馬遜雨林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當中共有300萬各類植物和動物,所以也被稱為「世界動植物王國」,更有約100萬原住人口居住。環保團體「雨林聯盟」(Rainforest Alliance)總項目主任杰傑‧斯澤爾(Nigel Sizer)指出,熱帶雨林的林木和動物有別於北美洲的動植物,難以適應火災,將嚴重影響這些動植物的存活。

每年7月至10月是巴西的旱季,火災是經常發生的自然現象,但熱帶雨林一般環境潮濕,火災一般不會持續太久。然而在全球暖化、森林濫伐,乾旱與去林化的多種因素影響之下,亞馬遜森林大火近年卻越來越頻繁,也越來越持久。

巴西聖保羅大學前沿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卡洛斯‧諾布雷(Carlos Nobre)認為,亞馬遜地區的大部分森林火災通常是由人為引起的,巴西和亞馬遜地區人們一貫的農業方式,是砍伐樹木後放火,以便平整土地作農業用途。雖然這些「毀林墾田」的做法都是違法的,巴西政府一直未有對此嚴格監管。

環保人士更指出,在今年一月上任的巴西總統波索納洛(Bolsonaro)的言論,更間接鼓勵了人們燒燬林木。波索納洛競選時已多次表示,巴西應該為商業利益開放亞馬遜林區,允許礦業、農業和伐木公司開採自然資源。他上任後將環境保護部門置於農業部的管轄之下,也削弱了對自然生態的保護。

分享這篇文章

相關文章

【生活智庫】全球首份AI生成報紙誕生 利弊有待驗證

今年3月18日,意大利報章《頁報》(Il Foglio)新增了四頁特刊,刊載約二十篇報道和三篇社論,涵蓋當日大事、文化、辯論觀點及外交政經議題。然而所有文章均沒有署名,但註明:「本文內容由以人工智能(AI)生成。」